第163章 功劳(第2页)
“各位使者,请随我来!”
毕竟在这数万人欢呼与鼓声雷动中,不提高音量根本无法让人听见。
星兰的父亲随即问道:“要我们做什么?”
那名官员回答道:“按礼制,在陛下阅军之前,外邦使者和各州观礼人员需要向陛下大礼参拜。”
所谓的大礼他们当然明白,那就是跪下磕头。
对此三家胡人都毫无压力。
另一边听到这话的张诚与张峰等人,心中则满是屈辱。"这规矩是什么时候改的?”
“你就一黔首操心这个干嘛?”一位礼官大声说道,“快点别耽误别人!”
张诚嘴角一阵抽搐,有一瞬间甚至想抄起东西就和这些秦人拼了。
但君子总是深藏不露,时机未到。
毕竟他一生经历的羞辱不少,相比之下,给扶苏行跪拜礼哪有当年刺秦失败后打扮成秦宫妃子那么丢脸?
于是张诚带着复杂的情绪,与张峰、陈远一起朝台下走去。
伴随着如潮水般的人群欢呼声,卫将军穿着双重长袍,外披彩绘铠甲,戴着鲜红的鹖冠,腰悬一把编号为“玄”的长剑站在点将台下,面西而立。
虽然他不清楚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具体含义,但他知道,这是第一把这样的剑曾挂在扶苏腰间,剑身铭文刻着——“天”!
随着一位位武将行礼完毕,回到各自的队伍中,数百名郎卫迅速分散,将点将台围得水泄不通。
台下右侧是左右丞相率领的朝廷百官,身穿官服按禄秩高低排列。
左侧是以宗正为首的王族子弟,其中有传言被秘密处死的公子华也出现在其中。
熟悉他的人会发现,华虽精神不佳,哭笑无常,但却体型圆润,全然不见从前瘦削的模样。
所有人都面向北整齐排列。
百官和宗室两侧,则分别是各地选出的民意代表和周边国家的使者,扶苏隐约在使者人群中看到了某国的使节身影。
据闻那里矿产丰富且培育有抗寒稻种……扶苏微微闭眼,心中涌起一种信念——普天之下皆属秦土。
随着人群逐渐站定,鼓声与呼喊戛然而止,场地顿时安静无声。
礼官喊道:“再拜!”
瞬时雅乐响起。
公卿大臣深鞠躬到地,其他人纷纷跪下行大礼,而后再次起身重复这一动作。
等到所有人行完礼归位后,正式的阅兵典礼开始。
嘹亮的号角声传来。
三声号响之后,两军战鼓重擂如雷霆滚动。
随着三次鼓声响毕,部队升起偃旗,步卒单膝跪地,骑兵翻身下马。
各级将领离队列阵,各自站立方位明确。
卫将军手持令旗,身后两名侍从分别捧着黄钺和节杖以示代表天子行使生死大权。
列阵完成后,左军主将周雄、右军主将刘信出列誓言振奋士气,高声齐喊:
“今演练讲武,为教授战斗之道。
前进后退左右转皆依军法而行。
勇者赏,怯者罚!”
双方各有三位司马举铃铛传扬将军誓词,随后五百主将其传达全军,全体士兵敲鼓回应。
随后三声战鼓过后,偃旗收起,步骑准备迎接第二根标桩后的挑战。
接着左右军队相继擂鼓打出不同阵形:左军擂青旗布直阵,右军白旗下方阵;右军赤旗尖阵,左军黑旗曲阵等等。
每轮换阵过程中双方派遣五百名士卒模拟交战,或英勇向前或怯懦后退,至最后做出胜负之势。
当所有的阵势展示完毕,两边均回归直阵。
三次击鼓之后偃旗,将士们
现在细瞧,那些乌云马比墨鬃宝马大约矮半尺,耳朵根部粗壮,脖颈修长且肌肉饱满,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四肢粗硕,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毛。
这就和刘辰印象中的某些重型挽马颇有几分相似!
嗯,从他们的装扮来看,像是驻守北疆的骑军……刘辰轻轻敲了敲车厢,示意随行的张浩在各军团返回后,挑选两匹乌云马送到清风宫。
……
高台上,赵霖目送着远处纪律严明退去的军队,沉默良久。
在他看来,这个看似强大的王朝实则如同枯木,只需轻轻一推便能倾覆。
昔日,在一次险些改写历史的行动中,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整个帝国的命运几乎全系于先帝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