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室内地面(第3页)

 这一年,白起在杜邮亭被赐死;

 这一年,张良出生;

 这一年,吕不韦花费六百金贿赂守卫,带着“奇货可居”逃回秦国;

 这一年,嬴异人改名为子楚,成为秦国太子,死后谥号秦庄襄王。

 然而今天,秦公子刘晨设宴款待林远,并非因其出身显赫,而是因为林牧之后所做的一个决定使刘晨深感触动。

 当年田辰出发援赵之时,林牧说道:“我年岁已高,无法与您一同奔赴战场杀敌。

 但我会算好您的行程。

 当您抵达冯傲营地时,我将以死来回报您的重视!”

 不久之后,林牧兑现承诺,面向北方自刎,以此送别公子。

 这一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给刘晨最大的震撼在于:坚守原则必须付出代价,即使所做之事正确亦然。

 在田辰的价值观里,救人于危难中的高尚情操位列首位。

 因此当他决意窃符救赵时,已然做好赴死准备,甘愿承担叛国之罪!

 而林牧的价值体系中,则将“士为知己者死”视为最高准则。

 为此不惜牺牲生命与名誉!

 孟子曾讲过,有所追求超过生命本身,厌恶的事物较死亡更为深重。

 于是他们舍生取义。

 春秋时代的名士何以留名千古?

 正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排序中将道义放在了生命之上!

 更是因为他们明知道为坚持更高的原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这个代价需要付诸行动时,他们能够决然地去执行!

 面朝北自刎,以送公子,这对自己的残酷以及对信念的执着是多么强大!

 刘晨思绪纷飞之际,突然想起了此刻仍躲藏在芒砀山中的某个刘姓通缉犯,他是田辰——魏无忌的狂热粉丝。

 他曾独自一人从沛县跑到大梁追星,不知田辰早已辞世。

 经多方打听后得知,张耳承继了信陵君衣钵,遂投奔张耳门下。

 直到他后来登上皇帝之位,对田辰陵墓依然十分敬重,不仅亲自扫墓,还派人守护,可谓不忘初心……

 所以刘晨觉得,林远的感动应当属实,绝非虚假。

 毕竟,林远如今四十有余,爵位不过是第五级的大夫,官职仅为四百石俸禄的副部司马。

 而自己乃始皇帝长子,至高无上的帝王!

 根据刘晨的理解,倾囊相助之事对于彼时之人而言,是一种可以流传于后世子孙的荣耀。

 即便是现代社会,人人地位平等,谁若能与此类人合影握手都要激动半天不是吗……

 稍许片刻后,宴席结束。

 刘晨开口询问:“卿可知法?”

 林远离座而起,走至大殿中央抱拳行礼答道:“属下师从韩非子,略懂刑法。”

 “哦?”刘晨微感意外,似有额外收获之意。

 据

 贤德之人向来归附于平庸之人,只因其力量单薄;平庸之人归附于贤德者,则因贤德者掌握权柄。

 若尧处于平民之位,则难以治理几人;而桀虽暴虐,却凭天子之尊扰乱天下。

 由此可见,权势可借以行事,才智则无须过分仰慕。”

 陈羽闻言点头,庄重地回应道:“这便是‘权势重大乃君主根基’的由来。”

 林清补充道:“也因此,家师主张融汇三法并行使用,前代皇帝采纳其学说,因而得以兼并诸侯!”

 陈羽略有疑惑,心中暗思未曾听闻此理,遂再问道:“能否详述?”

 恰在此时,外间传来了喧哗之声。"瑞雪降临了!”

 声音渐次靠近,陈羽听到门外侍者对旁人道:

 “快去禀报陛下,天降祥瑞!”

 陈羽轻叩铜铃,示意明白,让侍者不必进殿打扰。

 这是开年首次降雪,相比往年的时节略早。

 想到所处时代正处于气温下降时期,他深知时间紧迫。

 一些前辈未能完成之事,后人往往再无机遇;同样先人若未能解难题,后代或需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唯有深谋远虑者方能立足当下。

 古时已书同文字、车同轨道,而他的目标在于,无论老幼不分地域,众人皆操一口统一言语!

 随后他示意侍从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