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件要务(第3页)
百姓得到明确答复转达相关负责人。"官员明白这一点后就必然不敢肆意破坏规则。”
这样一来做到家喻户晓的法纪,便可以促使公家办事人员谨慎行事不敢徇私枉法;这同时保障普通民众权益促进公正公平!
对于那些故意钻营空子的人,“只需要根据既定燕律对他们采取措施即可。”
果真无愧辩论行家里手身份…… 朱苏注意到魏劫陷入沉默,脑海里闪过类似注释内容:就如同管理马匹一样。
如果指派养马员互相监察结果往往导致相互掩盖包藏私弊难以实现真正目的假如允许骏马来评判马夫...
过了一会儿在静寂氛围下,冯季朝着扶苏问道:"那么陛下准备发布何种具体法典?"
燕律体系十分庞杂包括但不限于《农业耕种律》、《畜牧管理律》、《仓储储存律》等等详细项目,如一下子全部印刷成册发行出来成本巨大许多普通人承担不起购买负担。
扶苏微笑表示:"暂且只需针对关系平民日常生活部分编印民用条款内容。”目前皇帝召见了一些精通本土法律知识的专业刑曹专家进行梳理工作。
他们将常见违规行为列举并附注详细说明,并整合进了实例指导教材供大众参考学习用 。
负责制作这些出版物所需要的木质印刷模板近几日内就会完工交货。
冯季听取完汇报之后闭目沉思许久。
今天这场面完全超出预计范畴显然事先已精心规划布置好的一切进展得相当顺利完美契合预设步骤走向看起来这一切根本不是巧合更像是经过深谋远虑的设计布局结果
本来他还打算借探讨过程中诱导对方轻易承诺把整套繁复冗长所有章节一次性完整呈现刊发出来这样反倒留下操作回旋空间余地存在。
鉴于现有燕法体制设置明确指出政府官员子女可获得进入学校进修学习机会。
考核达标毕业后有机会优先任命担任各级行政职务而教学科目主要覆盖射击、驾驶战车等技术以及全面研习国家法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法术教导培养接班队伍"作为基础教育方针导向模式之一。
若是一开始决定公开所有条款那必将引起强烈反响抵制抗议。
因为在特定知识领域垄断优势下才能够持续确保这些世家传承长久占据高位局面延续不至于轻易丧失特权地位
想到这里冯季暗叹口气心想
那些来自东部草原的使者,被李云随手安置在接待外国使节的机构里。
表面上是促进邻邦友好,实际上他打算从这些人嘴里套取有关草原各部落的情报。
趁此机会,他还计划与他们磋商在北部边境开设交易市场的可能,以便用本地特产与他们进行商品交换。
李云内心善良,不忍心看见那些人过着困苦的生活,他希望能将自己治下所产的河东盐田的食用盐与他们的药材、毛皮、牲畜等特色商品交换。"陛下,这里就是新设立的琉璃作坊?”赵武四下打量着,带着几分好奇。"其实是玻璃作坊。”李云更正了他的说法,然后又摇摇头:“叫琉璃也并无不可。”
据闻这种工艺早在古时便已流传,只不过早期的制品不过是制作金属器皿的副产品罢了。
因此,在为皇帝挑选随葬品时,李云不顾宫廷匠师公子辰的反对,选用了不少宫廷中的琉璃器,以此取代部分金属器。
若非担忧工程浩大,李云甚至想把皇陵内部铜制密封的部分改换为更廉价的新材料。
他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维持铸币所需的贵金属存量,二来也是想着将来可以铸就一些精美的铜质武器作为展示。
玻璃的制作相较而言简单得多。
主要步骤包括使用耐高温容器烧熔原料,而关键材料如硅砂、石灰以及纯碱在当地都能轻易找到。
只不过现在冬天即将来临,关中的天然碱储备尚未抵达,只能另寻他法提取。
幸好民间常用来生火做饭的柴草灰里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碱成分。
于是,各地纷纷贡献这些原本不起眼的物品。
当朝廷决定收购这些废料时,当地民众欢欣鼓舞,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