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北宫密议(第2页)
这场变故使得没人知道支持张纯和张举的反叛势力来源究竟何方,二人之死成为了历史谜团。战后,公孙瓒被擢升为护乌桓校尉。
九月初,荆南长沙郡区星星起事,聚众万余,攻打地方政府。刺史府还未发兵,朝廷即任命朱儁为长沙太守,平定区星叛乱。
随着区星之乱爆发,荆南多部落骚动,以五溪部落为首的山越军队横跨千里,攻打汉政府官员。
十月上旬,天子下旨,免去崔烈司空职务,任曹嵩为司空,迁光禄大夫周忠为司徒。
连续两次叛乱,来得迅猛异常。幽州已被平复,荆南直接惊扰到了朝廷。
荆州刺史刘焉意识到此地不宜久留,感觉自己正置身于一场不可捉摸的政治漩涡中,步步危机四伏。
“骠骑将军。”
“末将只求一条活路。”
初冬十一月,刘焉经由汝南太守推荐,躬身拜见骠骑将军。
“何必如此。”
刘牧放下笔抬头说:“你是监察百官,而平叛乃是地方官员之责,朝廷已下令惩处长沙太守,你何必担心?”
“将军,请赐一条生路。”
刘焉再度跪伏重复请求。
“啪哒。”
毛笔搁置一旁,刘牧注视着阶下的身影问:“这些叛匪究竟来自何处?”
“是山越一族。”
刘焉未假思索道。
“错了!”
“这是为了自重而故意养寇!”
刘牧淡漠说道:“凉州和并州有堡垒,荆州和扬州则有不少宗族。唯有存在不息的山越与不断兴起的部落才能维持各地豪门势力的地位!”
“下官糊涂了。”
刘焉感到愧疚万分,未曾想到背后有如此复杂的政治博弈。
刘牧轻啜一口茶,淡淡道:“公孙瓒曾是我的麾下将领,但他因迅速平乱被士人联名为护乌桓校尉。朱儁也曾是我的举荐,却
### 身处国都,他依然能感受到那弥漫不去的血腥气息。
“真的?”那人问,眼神凝重。
“在我看来,大局已然形成。”荀策缓缓走到他面前,轻笑说道,“骠骑将军高居要职,天子与士族间的博弈,实际上是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契机——决定战争或和平的机会。”
“新天子登基的事情吗?”
贾廉拱手问道。
“正是。” 荀策点头回应:“老天子逝后,新的君主即位,倘若骠骑将军被裁撤,士族势力减弱,杀伐之风消失,那么局势可能趋向稳定。如果新君主难产,则必将引发一场大战。此刻天子与士族都在争揽人心,棋子多的一方将主导汉室的命运!”
“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贾廉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如果各地郡守无力控制地方,天下又有谁敢觊觎辅佐之功呢?天子显然有意扶植地方豪强,吸引士族参与其中,最终以骠骑将军来平定一切混乱。天子为骠骑创造对手,不仅是为了清除汉室弊病,更是坚信骠骑能够重塑乾坤。”
“或许是这样吧。”
荀策若有所思。
洛阳的暗潮未息,随着大雪的到来,两封诏书也随之降临。
十二月初,一则诏书写着:
大将军幕府刘表擢升为荆州刺史,以平南乱并安定各部;另一封则直接传到了陈县,内容震惊了天下:骠骑将军李峰因朝中有贡献,将加冠受赏赐,车马六匹、九锡礼服,赐冕服及仪仗,出入有警跸之荣,并晋封为王太子,特此禁取字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