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公子牧的决心

(以下内容简化调整)

 皇帝的决议背后藏着深远的意义。他明白要让刘牧继承大汉江山就必须制造机会清理障碍。当局势混乱起来后骠骑便可顺势进入京城。蹇硕心知这不仅是布局还预示了一番血腥洗牌。但为了大汉的重生一切都在所不惜。

 在一片静默中,李牧的目光轻落在下方,微微一笑,语气平淡:“数日后组建户籍部门,负责统计国三十个县城的户籍与各类赋税,并承担财政核算任务!”

 “遵命。”

 郭奉肃立作揖。

 在颍州时,他就已见识过这位王爷公子。没想到短短几年,竟成就如此非凡,四百年来的汉朝也未曾见。因此,征召军士无人敢违。

 “韩昭青。”

 李牧声音低沉:“你将掌管全国农田,并管理农业司所有事务。”

 “明白。”

 袁涣深呼吸,弯腰恭敬行礼。

 从北伐后获知洛阳的情况,每晚辗转反侧。原以为自己会被闲置或者打发回洛阳或故乡,却没想到被赋予重任,掌握一个重要司局。有这样的君王怎敢辜负。

 “田仲亮。”

 李牧思索道,“你从参谋部门调离,主掌律法部门,负责各郡刑罚、商业、民事及军事法律的制定,并加强与其他各部的协作。”

 “我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田丰站起身恭敬地答应。

 律法的事交给他处理,谁敢犯律必定受到严惩。

 “沈文远。”

 看着显得疲惫的顾雍,李牧低声说:“你在担任丞相的同时兼任考核司长官,总览吏治,考察官员,为官者若无法突破利益集团束缚,天下事皆无法达成。希望你能有更深的领悟。”

 “臣明白了。”

 顾雍庄重行礼。

 就吏治管理而言,在座许多人比他更强,尤其是荀彧——一位卓越谋士,享有豫州贤名。选择让他管理吏考是为了抑制豫州世家势力扩大。警告便是,不必过于担心个人名誉受损,他的责任是整肃吏治,必得罪人。

 “郑仲和。”

 看着殿下的勇士,李牧严肃地说:“暂时兼任军事参赞祭酒和畜牧司首长,主管国家马匹政策及各项马政。”

 “听命。”

 程昱迅速起身应答,一时激动惶恐不已。

 军事参赞里唯一身兼两职的人,大恩难承其重。

 “吴景华。”

 “林维忠。”

 李牧拍了下桌案:“你俩率领军团重组军队,设立内府军第一军团、第二军团,每个军团五千士卒,由庞德暂辅助训练。”

 “诺。”

 阎行、张绣同时起身上前响应命令。

 听到成立新的军团,文武群臣纷纷动容。五大营调整涉及广泛,不仅限于此。这预示着未来还有更大变动,甚至仿照戍边军制建立新军队体制。

 随后任命接连不断:

 蔡文杰提升为神勇骑将;

 卢公明擢升为介士统帅。

 公羊学府和武学建设稳步推进;

 典韦接受火炉改良图纸;

 顾雍提及下邳佛寺扩张问题,引出笮融及其背后的政治阴谋……

 李牧目光锐利地询问:“黄巾之乱后孙文台去向何方?”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