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马超旗下的精锐部队(第3页)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直冲天际,铺天盖地。

 海东青企图躲避,终究无法幸免,数支利箭刺穿它的翅膀和腹腔。

 “不!”

 “那可是我们单于的圣物!”

 一名首领怒吼着冲向护商军。

 张武冷笑,一脚将这名冲动者踢回到人群中。

 汉军弓箭手再次张满弓箭,海东青坠落地面,在众人面前洒落鲜血。

 他所杀的是海东青,更是匈奴人的骄傲与自尊。

 “呼延。”

 张武拔剑指向单于,厉声道:“有首领敢于挑衅我军,难道你已经忘记了骠骑的话?”

 “记得。”

 呼延单于声音颤抖,面色苍白:“骠骑曾经说过,‘谁胆敢伤害汉民,必将以千倍偿还;害十人,则灭其全族!’希望我们的圣地贺兰山不再染血。”

 “很好。”

 “你曾听骠骑提到休屠吧。”

 张武转身跃马,俯瞰着单于:“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命令你的精锐战士反抗护商军;二是即刻处决那位莽撞者并派遣一万骑兵配合大汉剿除叛逆,以示忠诚。”

 於夫罗震惊不已,“单于……父亲!”

 “我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活下去。”

 呼延单于痛苦地说着

 护商军带着大汉王朝的威严,将南匈奴逼入绝境。醯落战死的消息传来,羌渠单于不敢公然悲痛,迅速召集了王庭的一万精锐骑兵,随军行动。

 “呼衍人在哪里?别跟我说你不清楚。”

 大军疾驰,马腾握着利刃厉声质问。羌渠单于双目充血,对呼衍部与休屠各的背叛充满了愤怒,决然地回答:“他们已在桌子山立下新的据点,并且进入了并州境内,我认为他们会前往旧王庭。”

 “是美稷县吗?”张济迅速转身问道。

 “正是。”羌渠点头确认。

 若不是这两部族,他又怎会如此。这次不仅仅是骠骑令下的征讨命令,即便是没有骠骑令,他也要率领军队剿灭这两部族,以除心腹之患。“护商军”由他统领,马腾辅佐。二人擅长骑兵战术,在西土已经威名远扬。这是平定以来首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他们必须在骠骑面前争取头功。

 “寿成。”

 张济吸了口冷气,“赶快通知东阁祭酒。”大军直指美稷县——位于定襄、五原与西河三郡交界的地方。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南王庭所在,虽有汉朝官吏监管以防止反叛,但内部冲突仍不断发生。

 随着南匈奴迁往贺兰山设立新王庭,汉室廷议一度无法顾及这一变化,直到永寿元年张奂将其击败整顿;而到熹平六年远征鲜卑失败后,匈奴主力损失严重。南匈奴从边关迁出至贺兰山重建王庭。

 如今,呼延黎初带领大军再次攻向美稷县。这让汉人惊恐其可能借此机会冲击平城关放鲜卑主力入境!

 在这支浩大的骑兵队伍中,羌渠次子呼厨泉低语道:“我身流汉家血脉,本应姓刘名进伯,该自称‘刘呼厨泉’。”

 黄沙弥漫,大风卷动旌旗,不论是何种争议,这支大军终究要执行骠骑命令继续前进。

 数天之内消息已传达到段煨营中的帅帐,段煨和沮授分析护商军情报时,意识到刘牧的深谋远虑:封锁情报引诱鲜卑增援,以阴山和善无隔开胡人,让敌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晋阳……

 当辎重队伍到达石峡,发现了异常,峡谷中隐藏了大量的伏兵。此时介士队的指挥官王戎做出了果断决定:“抛弃所有辎重!”

 霎时铁蹄声轰鸣,敌军显现,一场激战即将展开。

 “啪嗒。”

 峡谷的出口突然响起了马蹄声,一个人影疾驰而来。

 杨云镇定自若,沉思片刻后发令:“将车马横置于道中,借此挡住追兵,我们先往西岭方向突围,再请求大军支援。”

 夏侯渊苦笑道:

 “上庸城高墙厚依山而建,防守方地利占据,难以轻举妄动。

 何况敌我双方都在互相支援。

 薛仁贵早上带马超来救,还有黄忠率五万军队入驻汉中。

 当前敌我力量过于接近,不宜冒进。”

 曹仁脸色一沉:

 “看来必须等主公带主力军到来与寇封决战于汉中方可。”

 夏侯渊附议:

 “我们也不能久留此地不动。

 还需严防敌军夜袭以免再有败绩。”

 两人都认识到不能轻敌怠慢,并商定了后续的战略步骤。

 随后,两人立刻指令麾下将士日夜戒备,防备力度增加了几倍,严防敌人夜袭!

 此时,上庸城的局势有些胶着。

 由于夏侯渊和曹仁一直驻扎在城外既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这让薛仁贵略感不满。

 当薛仁贵准备趁着敌军疏于防范之时在夜晚出兵夜袭时,恰巧黄忠、魏延和诸葛亮率领四万兵马进入上庸驻守。

 得知薛仁贵打算出兵夜袭后,诸葛亮果断加以劝阻。

 “薛仁贵将军,曹仁和夏侯渊皆为杰出将领,想必他们已有所提防夜袭之举!”

 “眼下,我等占据有利地位。

 我们兵力充沛,粮草充足,不应把优势转化为劣势!”

 “而曹军即便能得到关中方面的补给,也难持久作战,且接连失败士气低迷!此刻最明智的是静待时机,等主公大军来后,再一举制胜,这样您的积累便能一战定乾坤。”

 经过考虑,薛仁贵觉得诸葛亮的话有道理。

 如果贸然夜袭得胜则罢,一旦失手,不仅会浪费他苦心积攒的优势,还将提振敌军的士气。

 这些年曹操与寇封交战未尝胜绩,对曹军形成了威慑力;若此消彼长,那之前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了。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方式稳健而妥当,若是换成庞统可能更支持大胆夜袭。

 随后数天里,双方军队都无太多动静,各自整休以等待各自的统领来主导最终之战。

 到了公元210年5月初,寇封带领七万兵马向汉中进发。

 此时寇封一方共计十五万大军集结在汉中地区。

 这里汇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如宇文成都、文聘、庞统、薛仁贵、诸葛亮、黄忠、甘宁、魏延、太史慈、马超、庞德等,共同面对强敌。

 曹操同样亲率十万重兵,并有众多谋臣名将助阵。

 汉中的两支二十万兵力和寇封的十五万兵力对峙,形势异常紧张。

 这次战争的结果关系到哪位诸侯能够获取争夺益州的先机,更是标志着权力中心的一次重大转折。

 假如寇封获胜,他将成为新的天下最强诸侯;

 假如是曹操赢,则会保持他的统治,甚至再度拥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随着寇封领军抵达上庸,众将领与参赞前来拜见。

 坐在上庸县衙内,看着堂下列坐的文武官员,寇封笑道:“薛仁贵此役功不可没,成功拿下汉中为我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还招来了马超这样骁勇善战的良将来投!同样的功劳也应给予太史慈,他曾阻挡住夏侯渊和许褚,击伤许褚立下了大功。”

 战后,我必重重赏赐你们!”

 听到寇封这句话后,薛仁贵和太史慈一同向寇封恭敬拜谢:“末将为主公效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寇封勉励完二人后,又将目光投向马超与庞德等人。

 这次攻占汉中之战,不仅诛杀了张鲁、张卫兄弟二人,还收降了两万多汉中的士兵,并获取了两千余西凉铁骑。

 这些铁骑均是马超旗下的精锐部队,每一个都以一当十,可谓是当今天下的精英部队。

 更不用说如今又多了像马超这样原本属于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人物,以及庞德这位勇猛的大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