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踏白营与胜捷军将成为最终的防线(第3页)
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战局的张辽,无奈地叹了口气,放弃抵抗。
他心里清楚,即便想死,如今也办不到了。
看到张辽已无力反抗,瘫倒在地,戚继光笑着开口说道:“你已被我活捉,难道你还忍心让剩下的这一万多儿郎白白送死吗?”
这话让张辽脸色更加沉重,再次长叹一口气,保持沉默。
见状,戚继光从容继续说道:“反正阵亡的是你们曹军的人,即便是全部战死,对我方来说也只是增加几百伤亡而已,这点损失我还是能够承受的。”
听着这样的话,张辽只好再度叹息,开始劝说手下的将士们放下武器归降。
张辽并非怕死,但在已定的败局面前,何必要拉拢数万弟兄一起赴死?
更何况加入寇封麾下,他们将有更好的待遇和安全保障。
张辽曾听说,在寇封的军队里,军饷更是他们曹军的数倍!毕竟活着总好过无谓的牺牲。
即使这剩下的兵马奋力拼杀,最多也只能击杀数千敌人;而这对于攻占徐州的大局并无影响。
所以,张辽不想他们做无用之功,选择保全身躯更为实际。
随着张辽被活捉后,戚继光下令军士高喊“张辽已被生擒,降者不杀!”最初只是周围一些士兵跟着喊话,最后整个战场上响起七万人的呐喊,劝降声回荡四方。
被包围的一万五千名残余曹军战士听到主将被擒的消息,顿时面露惊诧。
接着听到张辽无可奈何的劝降声,不少将士斗志大减,纷纷抛下兵器准备投降。
最终,剩下的万余兵马全部被押解,纳入了戚继光的大军。
随后,戚继光分出五千兵力缴收这些降兵的兵器铠甲,并安排人将他们送到扬州。
现在他需要领军北上,攻打徐州,带这一万多名俘虏只会是个累赘。
按原计划,此刻李通应该已经在接到张辽的书信后率军出战,而杨再兴旗下的万余踏 ** 、胜捷军正在坚守三仙山。
戚继光必须马上支援前线,歼灭李通的两万兵马,才能一举拿下徐州。
因此,戚继光当下命副将领着剩余三万大军留守此处,自己则带着万余戚家军及罗成和杨再兴的八千铁骑迅速前往三仙山。
为了让攻势更快、更轻松,他还带上了被俘的张辽。
此刻,三仙山一带,由于杨再兴下达的命令,胜捷军和踏白营驻守在此,切断了徐扬二州之间的交通要道。
他们尤其要警惕来自徐州的任何部队的侵扰。
毕竟,杨再兴现已率兵南下,旨在覆灭张辽的大军。
倘若张辽的部队还能突袭至此处,则意味着整个计策的失败。
到了那时,踏白营与胜捷军将成为最终的防线。
然而,根据杨再兴留下的探子最新的报告,从徐州广陵郡方向,一支强军正向此地疾进。
这支队伍前有“李”字旗,身后紧跟五千铁骑与一万五千步兵——这几乎集结了徐州剩余的所有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