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明智之举?(第2页)
另一侧,在其他地方的战火逐渐平息之际,特别是豫州被寇封占领后,他与曹仁在宛城的僵局终于出现了转机。
已经与曹仁在宛城对峙了一个多月,眼看寒冬即将到来,寇封明白必须在这个最后的一个月里攻克宛城,否则就得回撤江夏。
好在这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尝试,智谋出众的庞统最终为寇封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战略方案,用以击溃坚守城中的曹仁。
见到希望的寇封立刻召集团中将领,共同商量作战细节。
最初投入这场战役的力量有五万余兵力,而在近两月的对峙中,已经有高达八千人的伤亡留在了宛城城墙之外。
而相比之下,城内的防御军所付出的代价更高!通常情况下,攻方的损失应该更大,但在寇封强大的抛石机关支持下,情况却反常地颠倒过来。
数百个这样的抛石机关不断地对城墙发起攻击,即便像曹仁这样经验丰富、在曹操麾下被视为最能守城的大将军,也难以抵抗这种猛烈的轰击。
结果,曹仁率领的三万精兵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减员。
尽管第一次试探导致了两千人丧生,寇封迅速调整战术,坚持用抛石机关不间断地炮击宛城。
直到近半月以来没有直接派出步兵进攻,这种非传统的方式有效减少了人员的牺牲。
正是这些石头堆积,差点把护城河填满的同时,也在消耗敌人的实力,最终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损害。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曹仁仍能够坚守阵地超过半月时间,这让寇封也不禁对其军事才能表示敬佩。
困于宛城一个多月以来,现在听到了庞统提出了破城之策,这对寇封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我们只有再过一个月就进入冬天了,考虑到退军所需的时间,留给我们的只有半个月的机会,一定要在这段期间攻克宛城。”
寇封向聚集在营帐内的诸位将领郑重宣告道。
如果在未来半月之内我们不能攻克宛城,我们便只有撤兵的选择,那样一来,曹操将主导整个荆州战场的局面!
故而,这半个来月,无论如何都必须占据宛城,不然荆州从此将无一日安宁!
当寇封的话落,赵云、罗成、陈到以及庞统皆面色沉重。
随后,只听见庞统进言道:
“主公,现在曹仁部众已折损过半,而宛城正是保护洛阳与许都的防线,如果我们绕过宛城,假装要进攻许都——”
“即使曹仁知晓这是调虎离山之计,为了许都,也就是曹操所在地,他也必带兵来阻挠我们。
否则,一旦我军突破许都防线,所有休战的势力,像孙权、刘备、马腾他们,必定会对曹操再度发难。”
庞统此话刚毕,寇封思索良久后认同了这个虽然有些草率,但却是明面的战略布局。
这里所谓的明确战略(即阳谋),意指的是对方很清楚地明白你的目的和意图,却仍然无法避免掉入你的设计,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必须面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