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若有任何计策,请直言无妨(第3页)

 像赵云这样的勇猛无双,的确是非常人可以企及的!

 至于刘伯温和杨再兴,之前也和赵云相识,并彼此互打招呼,也算是一面之缘。

 陈到则是其中最为兴奋的一个!两兄弟原以为很难再度相聚,竟然还能一起在寇封的手下效劳,不免有些感叹人生多舛!见赵云平安归来,陈到自是松了一口气!

 接着,君臣同庆,大胜曹操十万军队,又缴获了足够支撑寇封麾下军队几年的粮草与军备,大家自然摆起了盛宴庆祝。

 并且,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前往荆州北部收集情报。

 正在这时,身在下首的庞统开口说道:

 “主公,现今曹操旗下仍有近五十万兵力,再加上他的精锐部队,我们绝不可轻视!”

 庞统此言一出,众人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此次歼灭夏侯惇十万大军,主要策划者无疑非诸葛亮莫属,因而其名声在凤雏之上。

 所以,在坐次上,诸葛亮位居次席,而庞统则坐第三。

 刘伯温则是寇封发迹的关键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军师,故位列首位。

 于是,见庞统有对抗曹操的良策,寇封不禁欣喜地说:

 “既然士元开口,想必已有良策,不妨直说!”

 然而,听到寇封如此询问,庞统却缓缓说道:

 “主公,在下认为,如果真的想要战胜曹操,此类计划知会的人愈少愈好。

 所以……”

 其实庞统的意思是说,他担心这里有人不够稳妥,若情报外泄,可能会导致计谋功亏一篑,甚至让寇封的部队遭遇大败。

 但在场的大臣不过刘伯温、诸葛亮、庞统、蒯越和伊籍,这些人心向寇封的程度都很高;将领中的赵云、杨再兴、罗成、黄忠、甘宁、陈到、牛皋、文聘,其忠心也不亚于前几人。

 这些人大多数是死心塌地,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背叛的情况。

 即使是忠心指数最低的文聘,此时对寇封的忠诚度也达到了83点。

 所以寇封笑着安慰道:“士元,今日在座各位均为我心腹之人,你毋需担忧。

 若有任何计策,请直言无妨。”

 听闻此言,庞统一时惊讶,随即苦笑道:“如此说来,是我孟浪了!”

 说到此处,庞统先行赔罪,随后慢条斯理地说:

 “各位,前番摧毁夏侯惇部时,本人特意隐匿了自己的身份,除此之外,没人知道我就是庞统。”

 “故此,希望在座诸位切勿轻泄此讯息予他人,因为针对曹操的策略与本人的真实身份密切相关。”

 庞统此言既出,诸葛亮不无遗憾地叹了一口气,他对这个老友的想法自然清楚。

 但不得不说,这个计谋有些冒险,诸葛亮向来不喜欢承担过高风险,因此内心并不完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