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南征将军(第2页)

 所以,我们必须依赖长江天险对抗曹军。”

 “然而,目前仅是夏侯惇率部南进,我与荆州牧刘表、蒯先生计划先行对付这十万大军。

 可是事态紧迫,恳请两位先生是否有计可献?”

 当寇封概述了现况后,诸葛亮笑道:“听闻寇将军惯于挑战危险局面,在绝境中求生机。

 今次相见,方知传言不虚。

 虽然现在处于危难之际,但也无须过于担心。”

 “常言道,君子不应处于危险之地。

 此次战胜曹操后,在下恳请将军务必更加重视自身的安危。”

 “您身后不仅有着坚实的基业,您的存在更是阻挡万难的关键啊!”

 听了诸葛亮这话,寇封面色微变,但也意识到,这其实是诸葛亮为他着想!确实,向来勇敢的将领虽多,但有几个有好下场?这点确实值得反思。

 孙策便是因过于自信勇武,终因刺客行刺丧生。

 否则,这天下的局势真难以预料。

 想到这,寇封微笑着点了点头,“先生言之有理,日后我必定多加留意!”

 同时他心里也在揣测,诸葛亮和庞统尚未明确表示归顺之意,也许这就是一场对他胸怀和识人的考验。

 然而,杨再兴等人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是在咒主公平安,感到极为不满。

 但由于敬重寇封的地位,没有当场责备诸葛亮。

 见状,诸葛亮也不由得对寇封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他随即转而谈起军情,满怀自信地建议:

 “夏侯惇现已攻占了十几个县,几乎整个南阳郡都纳入其控制之中,但挡在他面前的是南郡!”

 “鉴于将军已与刘荆州结盟,不如直接率军开赴夷陵,与夏侯惇对阵。

 夷陵城周植被繁茂。”

 “而且夷陵外围只有唯一一条道路通行,时至仲夏,气温高,正是炎热时节,如果将军预备足够的火油,并部署在交锋地点伺机行动,必然可以将敌方一举歼灭。”

 这个策略实际上和当初的新野大火相仿,而这种以火攻击的策略本身就是诸葛亮的拿手好戏,不论是博望坡、新野的大火,还是赤壁大战的烈火,他对此类策略的运用可谓是驾轻就熟。

 火攻自古无情,能有效地大规模歼敌。

 听罢诸葛亮的战略提议,寇封眼中一亮,认为这确实是可行之举。

 他本就在考虑用计策而非硬拼,而现在,随着诸葛亮点明夷陵的地理优势,这让他重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诸葛亮分析得准确,此时正值晚春初夏,天气转热不再寒冷,配合火油,在夷陵外围发动火焰攻击无疑可以事半功倍。

 加上敌人行军仅有一路可选,夏侯惇的队伍几乎是送上门来的目标。

 考虑到这点,寇封也决定义无反顾实施这一计划。

 不同于新野的城中 ** ,此次只需在外围发动攻击,不会涉及到城市的破坏和居民的疏散问题,解决了他的一大忧虑。

 于是寇封大为高兴地回答:

 “好计策,即刻准备出兵!待此役结束,我们必须迅速南撤,以防曹军主力赶来前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