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陷入混乱(第2页)

 甘宁的话语激励下,两万名江夏海军也开始纷纷响应,一时之间整个战场充满了江夏海军劝服对方投降的声音。

 再者,水师副都督张允在他们面前被甘宁一刃砍成两半,这让众多士卒心底不禁生出畏惧。

 面对如此英勇的敌方大将,众人不知如何应战。

 随后,便有人丢掉了手中的武器,面带恐惧。

 “我……我投降!”

 一个开始之后,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随着第一位士兵放下武器后,越来越多的荆州水军相继弃械,失去了斗志。

 原因显而易见,人皆畏死;况且大家同为荆州子弟,为何要自相残杀至你死我活?

 再者,甘宁已经表明,此次战役只惩办首恶,普通士兵不在惩治范围内,这使得在注定失败的战场中,士兵们又怎会有与敌奋战到底的决心?

 随着投降者日益增多,战局越来越对寇封有利。

 蔡瑁眼见此情此景,不禁悔恨不已。

 如果他当初没有固执己见,小觑甘宁,亲自率领十万人马出战,又怎会落到如此惨境?

 因此,蔡瑁此刻愤怒地质问道:

 “这是在蛊惑军心的妄言!那甘宁不过是水匪出身,身为贼人又怎么会有信守诺言的道理!”

 然而,蔡瑁的愤怒咆哮并未起太大作用。

 军士们早已决意投降,不愿意继续拼杀,这种时候,又哪里是平素仅有恶名在外的水师都督能够左右的?

 三国风云再起,一开篇便背叛刘备。

 蔡瑁一声巨喝并未能使众士恢复冷静,士兵们都因惧怕甘宁而惊惶不已!多数士兵屈服于盲目的群体效应之下,十万大军出击,其中有五万人陷入陆上绝境,被寇封的大军牢牢包围;另外五万人的水师也被甘宁带领着战舰封锁在了西陵水域之中,动弹不得!局势的逆转似乎已不可避免。

 尽管蔡瑁能力出众,但在士兵心中的声望主要源于他的权威而不是爱戴,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将士们并不愿为他赴汤蹈火!又有谁愿意跟随蔡瑁走向绝路?

 见状命令无效,蔡瑁顿时暴怒,却无计可施!

 恰在此时,蔡瑁身旁一位将军见情势不妙,瑟瑟发抖地建议道:“都督大人,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我们不妨归顺以求自保!”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蔡瑁心头的怒火,他立即拔出腰间配剑,将这位提议投降的 ** 当场处决!随后冷峻地扫视周围守备的将领们,愤声道:“谁敢再多言降字,一律格杀勿论!”

 在场的众将领看到蔡瑁这般歇斯底里的表现,心中无不愤怒。

 实际上,蔡瑁向来偏私亲友,在军队内部横行跋扈已久。

 像蔡中的兄弟们才能有限,依然高居重要职位,这早就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而今看到蔡瑁不顾他们的安危,执意拉大家一起走向死路,愤怒终于爆发。

 一名士官站出来喊道:“伙计们,蔡瑁这家伙杀了我们的同僚,不再给我们留下活路,甘宁说过抓到蔡瑁会有重赏!我们何不抓住他献给寇封,以此为晋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