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核心军事力量(第3页)
其二,此举对于那些心怀不满的名将贤臣们是一种强烈 ** 。
看到像寇封这样一个敢于任用水匪为水军都督的人,
那些在荆襄之地沉寂已久的才子们怎能不动心?渴望通过效忠英明的君王而扬名天下的人,自然也会受到鼓舞。
很显然,这次“千金购马骨”
的举动让所有有抱负之人都心生向往。
此为寇封的一石二鸟之计!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如周瑜、鲁肃等人能够识破寇封的深谋远虑,但是要说服孙权去相信——寇封这样做会让许多优秀的人才聚集到他的麾下,提升江夏水军战斗力的可能性,则并不容易。
毕竟,即使甘宁能力超群,江东在水军领域依然是无出其右者。
从孙权的角度看,仅仅凭借一名水匪难以达到匹敌甚至超越江东的效果。
……
尽管如今寇封声名赫赫,但对于许多实力强劲的诸侯而言,他还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威胁,
因此真正因为寇封一人而发起大规模行动,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随着甘宁接手江夏水军之后,当他目睹了寇封手下的那三千精兵,不由得感叹他们是神兵天降一般的存在。
原来,除了他自己带领的几百人外,主公立刻就拥有了这样一支更为精锐,数量上也翻了几倍的水军。
见识了如此雄壮之师后,甘宁对于主人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他心里清楚,这等队伍只能出自主人的手笔;若不然,为何还要挑选他来担此重任呢?
除了五百背嵬军活跃于荆襄地区外,甘宁对寇封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心中的那份桀骜不驯也因此淡了不少。
从此以后,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训练江夏水军的工作中。
经过寇封与甘宁的一番讨论后,他们共同决定了兵不在多,在精的理念。
结果江夏原有的三万水军队伍被大量削减,剔除了一万多体弱或年老的兵士。
通过以三千精锐的戚家军和八百名锦帆贼为基石,他们精挑细选出了16,000位强壮健硕的战士组成新的战斗编队。
在甘宁的带领下,这2万名水兵每日在长江上展开水上战斗的演习。
对于那些被淘汰下来的一万多名人员,寇封认为如果让他们立即回家耕种实在有些可惜。
因此,这些人员被安排成为了辅助士兵,承担起了城中的治安工作,以及负责江夏十三个县的安全与镇守任务。
战争期间,他们还能用于防守城市,一箭双雕!
基于这一安排,寇封决定日后也要增加辅助士兵的数量,并且对辅助士兵进行日常训练,以便未来扩大军队规模时可以直接从辅助士兵中选拔。
如此一来,不仅组建军队更迅速便捷,避免从头训练新兵,而且还确保在明年的曹操大军来犯之际,能够迅速集结一支具备相当战斗力的部队作为奇兵。
寇封所率领的两万步兵加上两万水兵才是真正的精英之师,被视为核心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