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长公主罄竹
第90章 为民请命(第2页)
那样的话,曾县令不会那么的苦大仇深,他自己也不至于挠心挠肝。
想来想去,他总不能再让孙员外出钱吧。
其实想来若是他开口,孙员外估计十之八九不会拒绝。
问题在于他好意思开这口吗?
治世经纶他是满腹,真正到了地方,他才发现以往学的好像都是些纸上谈兵的花把式。
其实也不至于,只是他还不能灵活运用,感觉很打击自信心。
他原本还想着在这里建功立业,有所建树,然后堂堂正正的走到蒋心怡的面前。
至于为什么有这想法,他没有深究,也不敢深究。
思来想去,他决定找靠山。
当初太傅大人不是说让他有事找师叔吗?
陈睿一封厚厚的信件连带奏折送到了沈逸尘桌案上。
要不是看到称呼,沈逸尘都要以为又是怀庆设法送来的。
这陈睿去了徐州,这不就是怀庆所在的地方吗?
修路?
得争取朝廷拨款。
朝廷的钱也不是下不到地方,只不过能够划拨下去的机会很小。
转念一想,让胡大海把这信送给了户部尚书耿大人,这是地方官员的心声,该怎么做?耿大人心中自有定数。
这信要是从小往上递上来的或许不会受到重视,因为朝户部要钱的地方以及官员太多了。
由大理寺少卿送过去的,并且是大理寺卿让人递过去的,耿大人又怎么会让其直接被其他类似的奏章给压下去呢。
仔细一看,原来还是这次殿试出去的进士,本该留在翰林院,选择了去地方的陈睿。
修路不还需要专业指导吗?
工部不就是管这个的吗?
一纸文书,请工部对陈知州所提请的修路事宜进行规划和预算,后提交户部,根据工部所提批复。
这一圈转下来,耿大人可不止卖了一个人的人情。
这陈睿是工部郎中的儿子,又是兵部侍郎的外侄,再加上沈家的人情,何乐而不为。
陈德富看着儿子的信以及凑请,抽调人,直接去往徐州进行实地校验。
本该几个月的事情,打算两个月之内完成,时间是有些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