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城市探案天下无忧射

新的案件327

03:20 大连港海关监管仓库

 缉私警用热成像仪扫描集装箱群,三个标注“冷冻鲭鱼”的货柜内部温度异常恒定在5c。破门后,夹层内码着数百个铅封不锈钢罐,罐身印着俄文“工业润滑剂”。海关化验员撬开密封圈,刺鼻氨味扑面而来——液体冰毒浓度高达98%,与朝鲜罗先港截获的某化工船报失原料批号一致。

 “罐底焊接工艺是苏联军工厂的鱼鳞焊,”冶金专家比对焊缝纹路,“和1987年黑海舰队走私案缴获的潜艇零件完全一致。”

 06:45 丹东边防检查站

 边检员在入境货车驾驶座夹层搜出七本泛黄的航行日志。泛潮的纸页上,1993年6月17日的记录被红笔圈注:“卸货时撞见老郑与毛子验货,货箱有k字钢印。”经笔迹鉴定,圈注者系三年前离奇溺亡的某远洋公司调度主任。

 “k字钢印是克格勃物资标记,”国安局特勤翻开1993年外事档案,“同年8月,郑沧海率团赴海参崴参加‘渔业合作论坛’,俄方代表团里有三名海军情报局退役人员。”

 09:30 上海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法医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李茂才癌变肝组织切片,发现血管壁附着大量结晶物。质谱分析显示为二甲基亚硝胺——一种常见于船舶防腐涂料的致癌物,与红星号货舱1998年使用的防锈漆配方吻合。

 “他体内毒素沉积曲线与红星号的航运日志同步,”病理学家调出数据图,“每次货轮停靠化工码头后,他的肝肾损伤指数就飙升。”

 12:15 青岛海军博物馆档案室

 调查组在退役潜艇的维修记录里发现蹊跷:1989年某次大修后,声呐舱多出2立方米不明空间。退休轮机长被传唤问询,颤抖着指认当年施工队负责人:“那人左手小指戴着刻鹰头戒指——和郑沧海照片里的克格勃信物一样!”

 海军情报官调阅士兵档案,发现该施工队有三人于1992年移民符拉迪沃斯托克,现经营着一家对朝贸易公司。

 15:40 平壤国际机场货运区

 朝方海关在出口德国的机床包装箱内,查获二十根镀铬钢管。x光显示管内嵌有铅制胶囊,但破拆后仅发现潮湿的报纸碎屑——经复原是1976年《真理报》片段,报道苏联拖船“捷尔任斯基号”在釜山港维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