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为谋全球布局(第2页)
在狠抓吏治的同时,李炎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长远、更为关键的发展方向——现代工业。他站在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深刻地认识到,若要实现称霸亚洲乃至全球的宏伟目标,没有强大的工业作为坚实支撑,一切都只是虚幻的空中楼阁,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于是,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工业探索之旅,在华夏龙国这片广袤无垠、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炎凭借着脑海中丰富的未来知识和先进理念,亲自部署并精心挑选出一批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队伍,在国内各地展开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工作。他深知石油在现代工业中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如同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维持工业运转、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命脉。在勘探队伍出发前,他亲自组织培训会议,花费大量时间,详细讲解石油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以及勘探要点。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向队员们描绘石油在未来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广阔前景,激发队员们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队员们肩负着国家的期望,踏上了艰苦的探寻之路。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翻山越岭,穿越茂密的森林,跨过奔腾的河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经过数月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北方的一片荒无人烟的区域,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田。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整个华夏龙国沸腾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仿佛看到了国家崛起的希望之光,那是迈向繁荣富强的曙光。
石油的发现,仅仅是迈向现代工业的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发动机产业。李炎马不停蹄,迅速召集国内顶尖的能工巧匠,将他们汇聚在宽敞明亮的工坊里。在工坊中,他耐心细致地与工匠们分享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知识。这些新奇的概念和复杂的技术,对于工匠们来说,就像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的奥秘,充满了陌生感和巨大的挑战。但李炎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从最基础的机械原理讲起,用简单易懂的模型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工匠们理解复杂深奥的发动机构造。工匠们被李炎的热情和专业所感染,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日夜钻研,废寝忘食。从最基础的零件制作开始,一步步摸索前行,不断尝试,不断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困难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涌来。材料的选择成为了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国内现有的材料,根本无法满足发动机对耐高温、高压和耐磨性能的严苛要求。李炎带领工匠们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材料,查阅大量资料,尝试各种不同的配方和工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合金材料,为发动机的制作奠定了基础。工艺的精度,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发动机的零部件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而现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远远达不到要求。李炎又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研发新的加工工艺。他和工匠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工坊,反复调试设备,改进工艺。每一次失败,都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终于,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后,第一台简易的发动机试制成功。当发动机发出轰鸣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更是华夏龙国迈向现代工业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李炎深知,要实现工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仅仅有发动机还远远不够。他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宏大的视野和深邃的思维,开始精心规划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从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到化工生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布局。他亲自绘制工业发展蓝图,用精准的线条和详细的标注,明确各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了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他派人到全国各地,招募有手艺、肯钻研的人才,将他们送到专门设立的工业学堂进行系统培训。在工业学堂里,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授课,传授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学堂里书声琅琅,学子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为工业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国家工业进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