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民族融合启幕(第2页)
不久之后,金国都城在南宋军队的猛烈进攻下被成功攻破。城门缓缓打开,南宋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宣告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彻底覆灭。完颜雍以及金国的皇族成员,无一幸免,皆被南宋军队生擒。此时,南宋皇帝李炎站在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上,俯瞰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的眼神中既有胜利的喜悦和自豪,又有对未来的担忧和思索。他深知,这不仅是南宋军事上的一场重大胜利,更是彻底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一步。这场胜利,让南宋摆脱了金国长期以来的威胁,也为南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他去面对和解决。
对于女真族,李炎有着更为深远和宏大的计划。他作为一国之君,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女真族若不加以妥善处理,日后必将成为南宋的心腹大患,历史的悲剧极有可能再次上演。他深知,女真族有着顽强的民族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即便金国已灭,但只要女真族的民族特性得以保留,假以时日,他们必定会再次崛起,成为南宋的巨大威胁。于是,李炎当机立断,下达了一道震撼朝野的命令:将女真族全部打乱,分散迁徙至汉族聚居地。同时,明确规定未结婚的女真男女,必须与汉族人通婚,他决心通过这些强硬的措施,彻底融合女真族,绝不让女真族日后改为满族建立清朝,重蹈历史覆辙。
这一举措在南宋国内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朝堂上下议论纷纷,仿佛炸开了锅。一些保守派大臣忧心忡忡,满脸焦虑之色。他们认为此举过于激进,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巨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民族矛盾,对国家的稳定造成极大威胁。他们纷纷向李炎进谏,言辞恳切地表达自己的担忧,试图劝说李炎收回成命。有的大臣说道:“陛下,女真族与我汉族风俗迥异,强行融合,恐生变故,望陛下三思啊!”然而,李炎深知自己决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他力排众议,召集大臣们齐聚朝堂。他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看着大臣们,缓缓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诸位爱卿,若不采取如此果断的措施,金国虽灭,但女真族只要保留其民族特性,假以时日,必将再次崛起,成为我南宋的心腹大患。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安稳,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只有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方能保我南宋长治久安,让我大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在李炎的坚持和努力下,这一极具争议的政策开始逐步推行。
为了确保民族融合能够顺利进行,李炎还精心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他深知,单纯的强制命令不足以实现真正的民族融合,还需要从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入手。于是,他在女真族聚居的地区大力兴办学校,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亲自挑选那些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先生,前往学校任教,教授汉族文化、礼仪和语言。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女真族的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着汉字的书写、诗词的朗诵以及汉族的传统礼仪。同时,他还颁布政令,鼓励汉族与女真族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他倡导汉族人民向女真族学习他们的骑射技艺和坚韧精神,也鼓励女真族人民学习汉族的先进农业技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积极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上,朝廷给予女真族一定的扶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