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老黄牛

郑好媳妇儿哇的一下就哭出了声。

 赵大海神色复杂的看着老爷子,声音有些颤抖:“孙叔,郑好真没了?”

 “算着应该是走了,行了,我带着你们去吧。”

 一帮子人出了大队部,老爷子背着手走在最前面,身旁跟着孙传武还有康凯。

 “爷,郑好叔真走了?”

 “哎,这孩子啊,命不好。”

 老郑一家子都是关里来的,老家都在潍坊。

 当年潍坊建水库,他们那一大家子就从关里家来了东北,在红旗村儿安了家。

 老郑家为人憨厚朴实,典型的山东汉子,郑好这人风评也好,话少,勤快,还孝顺。

 这些年包产到户,郑好家算是过了两年好日子,谁承想这才几年呐,人就走了。

 孙传武心里也有些沉重,现在很多事儿和上一世根本就对不上了,有些事儿就算是孙传武也预知不到。

 南坡子柞树还有核桃楸子树居多,一个硬木一个软木。

 砍这两种树出事儿的也是最多,因为这两种树都有个特性,那就是劈瓣。

 劈瓣儿是他们这边的叫法,就是你伐木的时候,正常都是锯了一多半儿换个方向接着锯,树就能按照你说的方向倒。

 但是这两种树不太一样,有时候你刚锯了一半儿,树就直接倒了,树干也从中间直接劈开。

 弄不好,锯树的断差那里,就直接能把人挑飞出去,那个力道,大的可怕。

 而且这种树长的都粗,伐木的时候基本都坐在地上伐木,可以想象,一旦劈瓣的断口处挑到了脑袋,会有什么下场。

 既然这两种树容易劈瓣,为啥还有人愿意采伐呢,原因很简单。

 柞树也就是橡树木质很硬,炕烧,核桃楸子虽然木质软,但是和柞树一样,树身笔直。

 就一个直字,就足以成为他们打柴火的首选。

 顺着爬犁的道一直上了坡,老爷子突然往旁边一转,顺着一个崭新的岔道进了林子。

 走了大概百十步,老爷子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手电一扫,孙传武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