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观影:蓝曦臣
【他不辨是非,不顾恩义,对亲弟弟缺乏绝对的信任和维护。
在射日之征中,魏无羡曾救下无数蓝氏弟子,他却对此视而不见,从未有过半分感激。
金氏百花宴上,金子勋逼迫蓝忘机饮酒,魏无羡刚替他挡酒解围,蓝曦臣却在金光瑶的巧舌如簧下,不顾蓝忘机的痛心及颜面,当众宣称“魏公子心性大变”,将蓝氏对魏无羡的敌视态度公之于众,彻底将魏无羡打入邪魔歪道,间接推动魏无羡成为百家公敌。
蓝忘机前往乱葬岗探望魏无羡后,曾告知蓝曦臣,岐黄一脉皆是老弱妇孺,魏无羡并无任何野心。蓝曦臣明明知晓真相,却在金光瑶的挑拨下,对魏无羡心生忌惮,放任百家对魏无羡围追堵截。
他潜意识里将";维持秩序";置于";匡扶正义";之上,宁愿错碎一件真品,也不愿赌上整个百家的平衡。他明知事有蹊跷,也深知魏无羡对蓝忘机的重要性,却仍瞒着蓝忘机,参与不夜天围剿,亲手逼死亲弟弟的挚爱。
对待魏无羡一事,他表面是被百家舆论推动,实则是计算过姑苏蓝氏利益后的默许。这种利己主义,表面上温润如玉,却比金光瑶的野心更具迷惑性。
相比叔父蓝启仁的严厉,蓝曦臣对蓝忘机更显温和,理解他的情感,默许他与魏无羡的交往,甚至在魏无羡死后安慰蓝忘机,但他始终无法真正理解蓝忘机的“叛逆”。他以为,魏无羡消失后,蓝忘机就会回归他所期望的“正途”。
但魏无羡的死,却让蓝忘机愈发清冷孤僻。蓝曦臣的满腔兄弟情,便全部倾注在金光瑶身上,每月有超过半数的时间留宿金麟台,与金光瑶夜夜抵足长谈。他信任金光瑶胜过亲弟,为了金光瑶,时常忽略蓝忘机,甚至与他发生争执。他将金光瑶的巧言令色当作肺腑之言,将蓝忘机的沉默当作叛逆的证据。
魏无羡归来后,蓝曦臣曾对他说:“忘机这一生唯一的错误就是你”。他对魏无羡最终的认可,更多源于对蓝忘机多年求而不得的妥协,而非真正理解和接受魏无羡的道义。
他对道义和是非黑白的认知和守护,始终徘徊在灰色地带,既非完全的光明,也非彻底的黑暗。
当金光瑶的真面目彻底暴露时,他曾说:“从前我不是不知道你做过什么事,而是相信你这么做是有苦衷的。”他选择相信金光瑶的伪装,选择为他的罪行找借口,哪怕证据确凿,哪怕鲜血淋漓。他的信任,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一厢情愿的幻想。他的守护,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那脆弱的平衡。
金光瑶死前为了报复他,留下一句诛心之言:“蓝曦臣,我这一生撒谎无数,害人无数,天下的坏事我什么没做过,可我独独没想过要害你。” 蓝曦臣竟信了这句话。他对自己识人不明,导致诸多惨剧而感到愧疚。他无法面对自己错付的人生,无法承受自己亲手杀死金光瑶的痛楚,懦弱地选择逃避,在信念崩塌后自我放逐,终身闭关不出。】
光幕上的文字如流水般铺展开来,缓缓将蓝曦臣性格中的致命缺陷层层剥开。这位姑苏蓝氏的宗主,如美玉般温润无瑕,举手投足间尽显君子之风。然而正是这份不谙世事的纯粹,让他在权谋的漩涡中屡屡失察。
众人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眼中的惊诧之色难以掩饰。蓝曦臣如玉的面容渐渐失去血色,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脑海中闪过金光瑶那阴险的笑容,与记忆中那个在落魄时救他的温和少年渐渐重叠在一起。
聂怀桑直勾勾地看着蓝曦臣,目光中满是意外和惊奇,仿佛要透过他温润谦和的外表,看透他的本质。见蓝曦臣神色黯淡,聂怀桑轻轻摇头,无奈地叹息道:“没想到曦臣哥竟然也会被用‘天真’来形容?”
在聂怀桑心中,蓝曦臣一直是那个善解人意的大哥哥,仿佛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他总是温和地化解矛盾,从容地应对困境,让人觉得他早已洞悉世间一切。然而,当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聂怀桑才惊觉,蓝曦臣那看似圆滑、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背后,竟藏着毫无心机的天真。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