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地域专属文士(第2页)
而在作物顺利征收完毕之后,紧接着就是每年例行的征税环节了。
就目前而言,在辽东,农业税仍然是以谷物征收作为主要方式。
随着农业部与税务部之间职能划分得越来越清晰明确,再加上众多来自华夏各地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前来支援,使得这项看似繁杂的工作如今已变得十分规范且高效。
当今的大汉王朝所通用的货币依旧以铜钱和金子为主,相比之下,银子的流通范围并不是特别广泛。
早先段尘有想到过铸造铜山发行辽东自己的货币,当然他也是这样做的,辽东通宝与金直接绑定,并且在各郡城设立银行,可以兑换。
刚开始,这些世家肯定不会如愿,不过段尘先是找甄家背书,接着联系各个世家,好好的“商讨”了一下,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时代,终究是官要压过商的,他创银行的资本,是他掌控了辽东的主要财权,主要军事力量,和主要政治力量。
这种能力,后期的大汉皇帝也做不到。
银行推行之后,剩下的操作就简单了,主要便是用纸币兑换铜钱,直到现在,辽东人已经逐渐熟性使用各种中小额纸币,随之商贸更为繁荣。
早先听闻在冀州,文士治理,世家联合之下,已经直接从纸币时代上升到依靠民望搭建的一套数字货币体系,这种体系想必更为完善。
不过不是以段尘当前的基础能够做的。
这几个月,阳仪很忙碌,因为段尘想要少些暖气成本,所以阳仪就只能是在辽东南北各地主要城市来回的跑。
做什么呢?
也没有些什么,就只是利用民望为城市构建出一套暖气体系罢了。
如今辽东民望日重,马上就要膨胀出来了。
按照段尘估计,单单昌黎城的民望和防护,这天下大概还没有人能攻下来,10年内来多少都是白搭。
而某种程度上,山海关过后就是昌黎城,段尘也算是辽东王自守大门了。
没办法。他不能离开辽东,他也不能放弃中原,因此昌黎的位置最好,扼守南北咽喉之地,进可联系中原,深入幽州,退也能自守辽东,不至于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