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赵云(第2页)

 尤其是在昌黎及其周边一带,这种季节性进城务工与回乡务农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一种风俗习惯。

 这一切都是【新工业】普及的功劳。

 因此,听到要大规模搞援建的简雍自是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问道:

 “太好了!具体是什么时候?我得赶紧着手安排啊!”

 段尘却安抚道:

 “先别急,目前一切尚处于筹备阶段。”

 此番华夏一次性投入高达 50 万融合点,紧锣密鼓地朝着【晚唐】运送大量的工业设备,并对部分设备进行重新组装。

 所有这些设备都会被精心装载至铁路通道之上,只待段尘那边完成对接工作,载货列车便能即刻启程出发。

 日夜兼程连续运输十天十夜,也定要将这批至关重要的物资全部安全运抵目的地。

 ······

 同是秋季,仅仅一座山脉之隔,此时的冬小麦区却是在耕种时节。

 但有人显然不想要好好让百姓种地。

 大汉的幽州因为燕山分为了两片天地,北方百姓安稳耕种,正是收获之时,而南方幽州却是乱军处处劫掠,两方势力征战不休。

 蓟城外的军营之中,一位身着白袍的年轻小将正静静地站在营帐前,手中轻轻擦拭着自己那杆寒光闪闪的长枪。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英俊而坚毅。

 在他身后不远处,一匹雪白的骏马低垂着头颅,津津有味地啃食着地上的精饲料。

 周围人来人往,喧闹声此起彼伏,但这位小将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只见他专注地擦拭着长枪,每一寸枪身都被他擦得一尘不染,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待长枪擦拭完毕,小将将其轻轻地放在一旁,然后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本薄薄的书册。

 这本书册看起来有些陈旧,封面已经微微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据说此书乃是从遥远的辽东产出,而后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售卖到了整个大汉之地。

 书中的文字虽谈不上精妙绝伦,但对于像这位小将这样出身豪族之人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识字读书、增长见识的机会。

 就在小将沉浸于书中世界之时,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