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这名声还有名士投奔?(第2页)
甚至由于审配的坐镇,城中商贸法令可以直接实行,各项税收直接收取,繁重货币也能依靠票证在邺城和周边县所支取,商贸应该更繁荣才对。
但相比眼前的昌黎,总感觉是少了些什么。
神话三国的大都市由于有各种功能的文士坐镇,加之民望增幅,有的夜晚同样能够照明,有的街道从来都是干净的,有的百姓总是能够感到幸福,脸上总会露出笑容。
特别是都城洛阳,有文士能够保证风调雨顺,炙热的阳光烧不到城中百姓的皮肤上,冬季的寒冷也侵扰不入城中半处,冬暖夏凉不是说说。
可惜早已经被董卓摧毁,早先护佑城市的民望也随之消散掉了。
“天下如此大,我也本以为邺城已经是北方最大最繁华的郡城,现在来看,这昌黎城也不遑多让。”
“能够将一边郡之地治理如此富庶,这段尘真可谓是雄主!”
张氏也感叹一句,随之带着女儿走入院落,挑选各自房屋,安置下人和物资。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张氏叫来家中下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拜帖安排道:
“将这个送到将军府中去。”
看着下人离开的背影,张氏心中忐忑,拿起笔和昌黎纸再次写信,在拜见段尘之前,她需要和丈夫故交郭嘉好好谈谈。
·····
23年3月中旬,此时距离段尘接待中原流民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每日从山海关涌入上万流民,让辽东本就薄弱的官僚系统雪上加霜。
不仅是早先的探索者和辽东的官吏,就连段尘和郭嘉每天也是忙的团团转,一连多天空旷的将军府内文书不断,各项来往频繁。
府中处理公务的“办公室”很大,其中设立了十多张案牍,其中只有两张、有人使用,一张是主座段尘,另一张是陪座郭嘉。
案牍之上是堆积如山的公文,和不断响起的电话,旁边的桌子上有专门办公人员手敲键盘快要冒烟,速度极快。
郭嘉的头从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抬起,不顾及凌乱的头发和胡须,拿起一张公文便来到了段尘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