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对峙,江浙工业大发展(四)(第3页)


 夏想的第一军团本来就连听宣不听调都算不上,军委会商议后直接给他自己保留了大夏第一军团的编制,直属于金陵军委会,名义上只听大佬的命令。


 夏想任军团长兼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在大夏年轻将领中与那章少帅旗鼓相当,若论实际掌控的兵力和在大夏国民军中的影响力,夏想只是比那位差些资历和手腕了。


 况且夏想此时麾下编成了六个军,二十多万人马了。


 只是历经草原和淞沪两次大战,夏想那些精锐老兵损失了数万人,新补充的这些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看似二十多万人,比起当初的十五万精兵,战力并没有增加多少。


 夏百里前往金陵参会并与大佬商议长江防线的时候,留守北大营总部的夏想也没有闲着。


 他带回的这些重卡首先被配属到新成立的两个军的装甲师,这些重卡主要是用来拉那些重型坦克,方便快速机动!


 坦克到位后还可以加入运输补给的车队,通过江浙那发达的交通网,可以将第五军快速部署到各个沿海地区,应对倭军可能的登陆。


 大夏现代的秦箬云这次还算给力,和厂家谈好了转让东风猛士生产线和技术的事情,夏想将生产线安置到宝欧派人帮忙建成的第一汽车制造厂。


 不多久第一辆真正国产的大夏汽车落地......


 此时花旗引发的经济危机正在持续发酵,除了大夏这边在飞速的建设和发展外,那些帝国列强的经济都是一片萧条。


 倭国占据了东四省和满洲以后拥有了大批的优质资源,包括当年满国在关外的那些金矿也让他们搜寻到了。


 倭国便借助这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大肆购买军事装备,虽然倭国和大夏都受到武器禁运的制裁,对于倭国来说它们并不缺生产能力,它们紧缺的机械、钢铁石油都不在制裁之列。


 花旗商人的钢铁和石油加持下,倭国几个大型的船舶基地、飞机制造基地、战车基地快速建成了。


 在两次战役失利的刺激下,这个时代的倭国军力发展的更加强大。


 不但重建了那些被夏想大军消灭的精锐师团,倭皇一咬牙又在现有基础上从本土增加了二十个师团的征兵任务!


 退到辽省的关东军也不甘于寂寞,有些蠢蠢欲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