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对峙,江浙工业大发展(一)(第3页)


 夏想无奈的窝在一辆装甲指挥车里,虽然战前就制定了对倭国入侵采取北方顶、南方放的策略,可是真正执行起来也是让他窝火。


 虽然这个战略对于现在的大夏来说,是最优的选择!


 溪口镇,北大营。


 夏想和参战的团级以上干部们进行了战后总结,这是自匪兵保安团时代就形成的良好惯例。


 会议上,夏想和段溪文两位主官遭到了各部政委、参谋长们的批评:身为主将逞一时之勇,身处一线直接和倭兵厮杀,若是发生意外将致大军怎样的境地?


 两人只得在大会上进行了自我批评!


 夏百里微微笑了笑看着二人:“这样的总结会还真是别出心裁!”


 他却不知这是夏想在后世学习了大夏那支最强陆军的战斗经验。


 ......


 倭国的入侵算是告一段落,双方都知道这是对方在舔舐伤口等待时机。


 倭国在这次持续不到两个月的战事中损失了三百多架飞机,十二艘军舰。


 海军损失人员一万八千人,陆军两个精锐师团五万人只跑掉了两个师团长带领的数百人。


 好在他们用热河俘获的东北军换回了五千余伤兵,只是一千多军官都被关在江浙的矿山中不肯交换,金陵政府也是无奈。


 战事逐渐平息后,夏想继续扩大江浙工业基地的建设。


 这段时间他也不得不把精力放到现代社会搞技术搞钱钱!


 正巧赶上大夏现代鲁省新旧动能转换,大批淘汰的重工业项目被迫关闭,夏想直接上门收购了那些项目,只是以运往非洲建工厂的名义通过空间转到了大夏民国的江浙省。


 一时间各种重工项目如雨后春笋在江浙大地上拔地而起,江浙工业基地逐渐形成了数十个工业门类的项目,产业工人已近千万。


 此时拖拉机厂研发的三号、四号坦克也开始下线,样车早在淞沪大战的时候便随着第一装甲师参加了实战,85毫米和120毫米长管加农炮对上那些所谓的91式重坦都是一炮一个。


 参加实验的官兵们有些郁闷:这是实验了一个寂寞啊,那些二号坦克也是一炮一个。


 总不能让自己的坦克互相开火吧?


 上报到夏想那里,他自是知道这些三号应该能对标汉斯那边的虎式了。


 夏想批复:“尽量提升产量,加快研发,这一战之后倭国或其他列强必定会加快坦克研发装备。”


 站在司令部的落地窗前,夏想有些思念远方的安娜妹子:“却不知道这一世那些换装了柴油发动机的钢铁巨兽们能打出怎样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