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汉大捷,鬼子大胜,都没有败(第3页)


 堪称大捷。


 记者们也是这样认为,只是大汉的战果让他们有些怀疑,因为开战前他们就了解过,鬼子在东面战场只有七万多人,战后也有消息称,鬼子跑出去三万多人。


 六万这个数哪里来的?


 当下就有记者提出了疑问。


 我方主持记者会的发言人,立刻就给出了解释,这场战役跨度很大,这个歼敌数字是所有战场的总和。


 记者们虽然还有怀疑,但又不能亲自去战场了解,只能默认了这个歼敌数字。


 鬼子那边同样宣扬他们大胜,声称第三军虽然在正面战场失利,但他们的责任是拖住汉军主力,为其他部队创造机会,战役的胜败不能只看一个位置的失利。


 鬼子发言人说,他们总计在这次战役中歼敌超过十万,自身损失不足四万,从数据上来看,无疑是一场大胜。


 这下记者懵逼了,两方不同的数据,他们也不知道该信哪一方。


 如果以双方国力参考,明显鬼子的数据更能让他们信服,一个农业国家,和一流工业强国的战争,即便以十万换四万也算得上胜利了。


 鬼子如果作假,就不会报出这个数字。


 可金陵主力部队一夜击败正面战场的鬼子,又让他们觉得汉军的数字才正确,毕竟这么耀眼的战绩摆在这里。


 记者当场就这个原因提出了质疑。


 鬼子发言人说出了和大汉同样的话,战绩是各个战场的总和,双方统计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有些地方可能大汉计算了,他们没有计算。


 有些地方可能他们计算在内了,大汉没有计算在内,数据差距实属正常。


 反正都是这句话,谁也不揭穿谁。


 因为各自的伤亡数字都是准确的,只是歼敌方面都夸张了一点。


 不过两方当事人没有揭穿,却有人在报纸上揭穿了,还是大汉自己国内的报纸。


 他们措辞严厉的指责大汉朝廷弄虚作假,实际歼敌不足四万,却夸张到六万,一个喜欢虚报浮夸朝廷,不足以让国民信服。


 上面还摆出了证据,就是王虎汇报上去的伤亡,缴获清单电报内容在军部的登记记录。


 统领看到后,整个人都傻了。


 “肯定是东洋人不甘心,居然把人都安插到军部了。”


 “春风呢?”


 “把他给我叫过来,我要好好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干情报工作的。”


 “军部的机密文件都能泄露。”


 “查,必须给我严查到底,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的人。”


 王虎却没有管报纸上的宣传。


 部队休整两天后,他趁着鬼子没有立刻进军,让青年师与第九集团军主力在夜晚大举渡江,有联合66军与进攻六合的鬼子决战之意。


 鬼子进入江面的军舰不大,不敢靠近炮台,所以无法阻止。


 74军则返回江宁,教导总队在紫金山,雨花台等地布防。


 武田晴信收到消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撤回了围攻滁州和六合的部队,准备重整旗鼓,专攻东南两路。


 江北退路安全,还解了江北之围,王虎目的达成,立刻又把已经渡江的部队调回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