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捷报传达(第2页)
江城。
这两天,统领以开会讨论全面抗战的名义,把青州都督韩齐骗到了江城。
韩齐一到就被秘密逮捕,人已经控制起来。
此时,统领正在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对韩齐是公开审判,还是秘密审判,是枪决,还是囚禁问题。
有人认为韩齐必定是一方诸侯,判枪决多少有些不近人情,建议终身软禁。
这个提议居然还有不少人赞同,特别是何系,比地方派赞同的人还多。
然而,从淮南飞到江城参加会议的陈辞却不同意。
他愤然地站起身,凌厉的眼神一一扫过那些赞同的人。
“诸位所言何其荒诞,如今我大汉上下一统,都在朝廷的管理之下,哪来诸侯一说,莫非诸位认为自己就是这诸侯的一员,企图分裂大汉?”
听到这话,那些地方派不吱声了,眼神都有些闪躲,虽然他们自认自己是一方诸侯,但分裂大汉这帽子太大了。
见这些地方大佬偃旗息鼓,陈辞冷哼一声,继续道:“身为大汉镇守一方的要员,面对敌寇入侵居然一枪不放,这种弃土之将都不能明正典刑,如何坚定抗战之决心?
若日后其他将领有样学样,见有不敌,纷纷率兵弃城,长此以往,国何以守?”
“我认为,韩齐必须公开审判,然后明证典型,此僚不杀不足以告慰军心,不杀不足以显示我大汉的抗战决心,不杀不足以鼓舞数百万将士的士气。”
陈辞的话掷地有声,说到了不少黄埔系将领的心坎上,纷纷起身表示支持。
一些坚持抗战的地方系将领,也同样支持陈辞的提议,甚至有人为了逼宫,直接放言,如果这种人都不杀,那么他以后是不是也可跟韩齐一样,敌人一来就撤退?
听到这么多人坚持要杀韩齐,统领泯着笑意压了压手。
“都安静,会议场是大家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场所,不是你们吵架的场所,全部坐下。”
众人闻言,纷纷坐了下去。
统领这时却站起来,背过身看着墙上的地图,仔细看着秋海棠叶上,被红线划到外面的边边角角,他感慨的叹了口气。
沉重的声音也在这时悠悠响起。
“我曾研究宋史,对其靖康之耻甚为心痛,本有干臣良将固守汴京不失,以黄河天险阻金人南下,奈何朝廷软弱,一怂再怂,对怯战之人,不仅丝毫没有惩处,还让其身居高位,方有此等让民族痛心之耻辱。”
“观我等今日之局面,与大宋靖康年间何其相似?”
“诸位不思如何抗击侵略者的铁蹄,反而一味给怯战失土之人开脱,是想让我大汉也遭受一遍靖康之耻吗?”
统领忽然转身,眼神如利剑一般扫向众人,让其纷纷低下了头。
“我大汉新朝,绝不是大宋,也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忍辱求和,放弃广阔的国土躲在边角苟延残喘,屈辱的延续下去。”
“我的志向,自北伐以来从未变过,始终致力于将这片海棠叶重塑完整。”
统领回手指了指墙上的地图继续道:“我相信,在坐的各位都有和我一样的目标,都相信大汉能够再度屹立于世界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