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日不落,从南美洲开始轻煮岁月丨慢煮茶

第231章 要啥自行车(第2页)

 他带着冯瑞科,来到了另一个巨大的研究室,里面一群更年轻的人,分组在研究不同的发动机。 

 “这一年,我们对内燃机进行了大型化和小型化研究。” 

 徐寿指着最小的那款,介绍: 

 “这一款,是目前最小的,马力五到十匹左右。” 

 冯瑞科看着这个,只有前世摩托车发动机大小的机器,心里猜想用途,询问道: 

 “这款你们的设计用途是?”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赶紧走上前,激动的都结巴了: 

 “殿,殿下……,我想把他安装到马车上,替换掉马匹。” 

 徐寿赶紧介绍:“他叫褚文康,是我一年前收的弟子,负责这台发动机的设计制作,从思路到成品,都由他主持。” 

 他介绍的时候,充满骄傲; 

 这是他最小的弟子,现在才二十岁。 

 “哦!” 

 冯瑞科心里,这台发动机己经有很多种用途,但他还是想听听这些研究员的思路。 

 褚文康终于平复了一下心情: 

 “殿下,我家里分配的150亩土地,离镇上比较远,家父平常干农活需要走很久;” 

 “收获的粮食,马车运力有限,就想着能不能生产一款不用马匹的马车运货。” 

 因为有冯瑞科这个石油专业的人,加上飞船生产设备后,东华国的柴油、汽油的产量非常丰富。 

 平常除了煤油用来百姓点灯外,根本用不完。 

 所以他们都想各种办法来推动内燃机用途,这算是一种逆向推动了吧! 

 “很好!” 

 “你可以试试将马车的马匹位置,替换成一个车轮,研发一款三轮车!” 

 冯瑞科拿过笔,粗略的画了一个草图。 

 然后,再旁边继续画着摩托车样子: 

 “如果我们只要一前一后的车轮,把发动机放置中间。” 

 褚文康越听,眼睛越亮,他想了很久的思路,此刻首接具象化了。 

 当看到摩托车样子时,做思考状,问道: 

 “殿下,两个轮子可以立的稳吗?” 

 “哈哈,几十年前,欧罗巴就有人发明了两轮车!” 

 冯瑞科听闻百姓务农离镇上很远,就觉得自己疏忽了。 

 东华国的每个镇至少都是方圆10公里,也就是镇上到最边界有5公里的路程,走路还是要很长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