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日不落,从南美洲开始轻煮岁月丨慢煮茶

第198章 官话和拼音(第3页)

 冯瑞科心里相当惭愧,这可不是他的功劳。 

 “目前官话分为北京音和南京音,不知大人倾向采用哪种作为官话?”魏源问道; 

 这就到了冯瑞科的知识盲区了,他问道:“不知两种音有何区别?” 

 在众位博学者的介绍下,冯瑞科才知道: 

 在南北朝时期,因为衣冠南渡,洛阳雅音和吴音融合而成的金陵音。 

 明朝立国后,鉴于中原地区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就以金陵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确立官话; 

 这便是通行首至这个时代的南京官话。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北京官话也逐渐产生; 

 明代北京话是在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 

 在整个明代,通行南京官话,北京官话范围小、地位低。 

 清朝雍正皇帝,从官方上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受到满语影响的北京官话,地位迅速抬升。 

 到现在,北京官话的影响力逐渐赶上南京官话;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南京官话就在民国时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冯瑞科想了想,如果按照他自己的习惯,当然是北京话最方便(普通话); 

 但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情况,还是要看这个时代的文人怎么决定。 

 于是冯瑞科问道:“众位先生以为呢?” 

 魏源作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思考片刻,说道: 

 “目前大清十九省之中,除广、福、台而外,其余十六省,包括广大的西南地区,语言大多靠近南腔。” 

 “南京地处南北交汇,北方人南方人学起来都较简便,当以南京音为宜。”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在座的人,大多属于冯瑞科从江浙和两广招募而来,当然偏向于南京音。 

 当然,魏源所说也颇为合理。 

 于是,冯瑞科拍板道: 

 “就以南京音为准,还需辛苦众位先生为其注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