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日不落,从南美洲开始轻煮岁月丨慢煮茶

第128章 钢铁不够用了(第2页)

 通过金钱加土地的诱惑,轻松招募了数百名工匠,拖家带口的移民过来。 

 来到铁厂外面,冯瑞科看到两座炼铁高炉; 

 大小规格一样,高十几米,首径五六米; 

 红砖砌筑,看上去像前世五六十年代的炉子。 

 目前只能用耐火砖砌炼铁炉,以后等技术能力提升了,冯瑞科准备首接建设现代化炼钢工厂。 

 炼铁炉附近还有一座高高的烟囱,和两座炼铁炉顶连接起来; 

 “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啊!”冯瑞科感叹道; 

 戚志强面露微笑,说道:“天养,按你的图纸建设的炼铁炉效率非常高;走,我们进去看看吧。” 

 冯瑞科点点头,来到炉子附近,看到远处十多米的高台上,数台大马力的粉碎机,将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粉碎; 

 然后,通过传送带,按比例传送至炼铁炉顶部进料口; 

 “天养,这个传送材料进入的方法,真是省力,天才的想法。” 

 戚志强滔滔不绝的给冯瑞科介绍,介绍完进料口,又指着炉子底部,说道: 

 “炼铁炉下面,还有一圈通风管道,连接蒸汽鼓风机,源源不断的吹入空气。” 

 冯瑞科前世根本没有机会到过钢铁厂,只是看过视频,现在亲身实地的感受,还真不一样。 

 这些都是结合佛山优秀工匠的经验,加上冯瑞科所知道的炼铁炉原理,综合建立起来的; 

 目前还是实验性质的,冯瑞科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两人往前走了几步,看到炉子底部有出铁水的孔和炉渣孔,问道: 

 “这流出的就是铁水了吧?” 

 一个五十来岁的工匠师傅,一瘸一拐的走过来,恭敬的对冯瑞科说道: 

 “是的大人,以后每日都会源源不断的有铁水生产出来。” 

 他叫霍铸昌,五十多岁,是佛山一家霍氏工坊的大师傅; 

 和霍家同族,从年轻的时候,就在霍家做工,技艺精湛; 

 但是数年前因为一次事故,左脚受伤,导致走路不便,赋闲在家。 

 但奈何世道不好,满清苛捐杂税,加上儿孙众多,又没田产,所以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听到招募条件,毅然的选择出海。 

 戚志强了解到他经验丰富,也不嫌弃他瘸腿,聘为铁厂厂长。 

 建设高炉的时候,看到图纸,他都能很快理解,举一反三,所以建设到现在才如此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