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必须扩招更多员工(第3页)

 下班前返回的同事带回了大批所谓“次品布料”。 

 看着那些色彩斑斓却瑕疵明显的织物,车间上下欢声雷动。 

 每位参与者均得到了相应的馈赠:三尺花布或是一条新毛巾。 

 对于这些宝贵奖励,李文博特别重视,尤其是分配时对长期默默付出的两位女性成员娄莉娜和刘美华格外关照,分别给予她们六尺布料。 

 她们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极高的责任感和贡献精神。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工厂,引起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关注与艳羡之情,纷纷表示如果当初能加入其中该多好。 

 同时,也让不少工人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所能带来的意外收获,增强了归属感。 

 而在工厂外的一个角落里,有人独自思索着李文博所做的一系列改变。 

 刘海生感慨万千:原本认为他只是个普通管理者,不曾想竟有如此手腕,连简单的风扇项目都能创造出意料之外的价值。 

 这让许多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夜幕降临,当李文博回家时,妻子冉晓芬告诉他今晚有不少人特地前来道谢,感谢他为他们争取到了福利。 

 提及此番经历,二人相视一笑,在平淡日子里增添了一份别样温暖。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文博决定趁热打铁,利用现成的技术与设备,积极响应更多企业和单位对风扇的需求。 

 尽管忙碌依旧,但看到职工们因为共同努力获得了实际回报后的满足笑容,他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在这个夏天里,小小的风扇成为了联结不同工厂之间的纽带,不仅带来了凉爽的清风,更为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信任之桥。“我们工段己经接受了拖拉机的任务,人员调配很紧,不如让别的工段分担一些任务,这样也显得更公道。” 

 刘小军不是自私的人,特别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项目时,他更倾向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这样做不仅对他自己有好处,对整个轧钢厂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对于刘小军的态度,刘永辉早有所料,因此他笑着回头看了一眼陈峰,后者也露出赞同的笑容,看来他们早己预料到了这一情况。 

 “厂长,具体安排您决定就好。” 

 随着几位组长的接近,刘小军特意提高了音量,说完便不再言语。 

 刘永辉一愣,原本想征询一下他的意见,结果反而让自己成了那个难做决断的人。 

 刘小军站一边看着组长们诉说困难。 

 他己经表明了让厂长定夺的态度,其他组长自然而然将问题推到了两位厂长身上。 

 一时之间,刘永辉和陈峰手忙脚乱地处理这些请求。 

 经过一番商量后,还是由陈峰下定了决心,把新任务交给了六号工段。 

 没办法,现在一、三号工段在许建平的带领下,效益极佳,特别是一单拖拉机项目的成功使他们收益颇丰。 

 而八号工段只有刘永辉一个人负责着小型压力罐这样的轻量级工作,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