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突然的视察(第3页)
现场气氛逐渐变得活跃。
陶副司令和夏部长两位高官的突然到来引发了更大关注。
特别是两位首长之间友好的互动和互相之间的幽默玩笑增加了场面的生动感。
在交流中陶副总指出了农业机械化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并且表达了对未来农村发展的愿景。
这番话赢得了不少掌声,包括当地村民们的尊敬和信任。
他们为能在如此关键时期见证这些重要人物的到来而感到兴奋且自豪。
最后,当谈到教育时,老李详细介绍了新建学校的历史背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成长历程。
他的骄傲与激动溢于言表,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整个参观过程中既有庄重肃穆又带有浓浓乡情。
村民们用最好的食材招待嘉宾,确保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出真诚款待的心意;孩子们则通过展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景传递希望,令人深感触动,这一切都在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以及它未来的光明前景。
这里的气氛与其他村庄截然不同,仿佛能让人心境宁静。
人们来到这里,如同种植树苗般耐心地期盼未来的成长,希望终将成林。
老陈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值得骄傲的事物,可其他人呢?他们的自豪和坦然又在哪里?一时间,二人陷入了内心的沉思,默默寻求答案。
---
众人聚集到大队部,陈老与赵老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开始了商议。
一番对话之后,二人才清楚对方来访的意图。
得知并非针对张小龙的事而来,陈老松了一口气;了解到是为蒸汽机而来,赵老露出了笑容。
他们心有灵犀,开始详细交谈。
“赵老,你觉得如何?若能把这东西做出来,农业部也必将受益。”
“就现状而言,你比我更懂技术。
若是能有一台烧煤的拖拉机,那将是多大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后,我们可以自行大量生产,不再依赖进口。”
赵老闻言默然思索。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他最重要的职责,但要真正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并非易事。
农业现状堪忧,许多农民自家都缺粮却仍要把粮食交给国家。
听到这些他心中难免泛酸,但也知无计可施。
于是高产玉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强农业生产势在必行。
不过当下决策还需慎重,“小李同志,你说两句怎能达成?你们有信心?”
面对质疑,陈老不急不燥:“万事靠人成,更何况我们也做了准备。
比如这打井机也是从零做起,如果打井机能成功,为什么其他就不可以?况且我们的团队,我绝对相信。”
随后赵老点了点头同意观察结果再说。
正说间,远处汽车声传来,原来是几家工厂来考察。
王怀民等人赶到时正好看到水泥管子己经到位,杨大力正和其他村民们紧张商讨下一步行动。
几位领导随即也被邀请前往现场见证设备运作。
而村内的妇人们则忙于准备饭食,大家闲聊中对今天的来宾议论纷纷。“我们村里能出现这样的人物真了不起,不过还是得多生几个才好啊。”
有人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