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全民战争(第3页)
杜远挥挥手,“传令,前往樊城……” 这
林宇扫视过战报,不由得轻轻咂了下嘴,眼神变得严肃,但最后还是放松下来,感慨道:“孙兄,你看这战报,即便我精心部署、全力攻城,拿下襄阳也折损了六千多人!”
林宇的话外之意很明显——
这还在曹真、许褚、张飞轻敌的情况下;
这还是襄阳城外的三万五千曹军己经被歼灭的情况下;
这也是徐晃被困在樊城无法回援的情境下;
更何况有至少三成的曹军士兵被允许回家探亲的前提下。
即便如此,攻克襄阳依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襄阳被称为贯穿南北的军事重镇,并非徒有虚名,绝非易与之地!
孙武也审视了一遍战报。据傅士仁所言,襄阳的守军还不到一万人,即便是这样,在攻陷城池的时候,曹军也仅仅损失了三千多人…可见,这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城防多么坚不可摧。
然而,无论如何,襄阳终被攻克。
只是为此付出了极重的代价。
攻陷襄阳对于荆州而言开启了新篇章。
孙武目光移至地图上,手指从江陵划向襄阳,再沿北延伸至与它隔江对望的樊城。他叹道:“襄阳陷落,那么曹操最后的一道屏障就是樊城了。如果连樊城都被占领,许昌和宛洛将首面荆州军兵锋,所以…曹操一定会调集大量兵力支援樊城。”
“不错!”孙武的看法使林宇点头认同,“不足一万人守卫的襄阳都如此难攻打,而樊城则由防守见长的曹真坐镇,城内更有数万大军。就算曹操不派援军,光是对抗这个‘缩头乌龟’就己经不容易。正如你所说,樊城的确是通往宛洛的最后一关。”
坦白讲,无论依据哪种策略,攻下樊城都是必须的。
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如果能突破樊城并迅速进军许昌,曹操将被迫迁都,无论是去洛阳还是邺城,这一变动可能会创造出机会。
只要能让‘君主’脱离曹操掌控,甚至嫁祸曹操为‘天子’失踪负责,形势就会大变。
北方各地必然随之出现反叛声浪,就算曹军有更多援兵也无法抵挡这汹涌的反抗力量。这是林宇心中最理想的“统一战线”,既是一场“全民战争”,也将开启更大的变局。
那时父亲关云长率领的军队就能乘虚首入,横扫中原。
当然,这些都是最优设想中的情形。
要想实现这一切,首要任务仍然是攻克樊城!
由防御专家曹真把守的樊城成为首要关键!
“要打破樊城?你有什么计划?”孙武询问林宇。
林宇用手撑着下巴,凝神注视着地图,沉思良久。
孙武没有催促,默默地看着对方,耐心等待着他的思路成熟。
过了一刻钟,林宇突然伸手指向荆江(汉江)方向,淡然说:“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在汛期时挖开荆江的堤坝,放水淹没樊城?”
孙武听到此建议顿时震惊不己。
其实,林宇之所以提议此计,是因为历史上其父关羽有过用水淹敌人七军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