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新设备(第3页)

 巨大的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这个在废铁堆里艰难点燃的星火。资金、设备、技术的鸿沟,赤裸裸地横亘在眼前,似乎无法逾越。 

 秦浩站在工作台前,背对着众人,脊梁挺得笔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挺直的脊背下,每一块肌肉都因为疲惫和压力而绷紧、酸痛。 

 他拿起一片蚀刻失败的硅片,对着灯光仔细看着。上面本该是清晰电路的地方,布满了细小的针孔和锯齿状的边缘——这是光刻胶与硅片表面附着力不足,在蚀刻过程中发生剥离(胶脱落)造成的典型缺陷。 

 “是胶的问题。”秦浩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异常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

静。他没有理会王晓军的抱怨和绝望,仿佛那些负面情绪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了。 

 “过期光刻胶里的感光剂活性下降,胶膜本身的粘附力和抗蚀刻性也严重衰减。我们之前的烘烤时间和温度曲线,是针对新胶优化的,对这批‘老弱病残’不适用。”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而绝望的脸,最后停留在周文兵身上。 

 “周师傅,我记得您以前提过,六十年代末,咱们厂搞单晶硅提纯攻关那会儿,也遇到过材料不行、设备拉胯的情况?” 

 周文兵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追忆的光,下意识地点点头:“嗯,那会儿更苦,啥都没有,纯靠土办法试……” 

 “当时怎么解决的胶膜附着力问题?”秦浩追问,眼神锐利。 

 周文兵皱起眉头,努力回忆着,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搓动着:“好像……好像是老班长想了个馊主意?在涂胶前,用……用特别配的‘酸水’先把硅片狠狠擦一遍?那酸水味儿冲得人眼泪直流,但擦完的片子,胶粘得贼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