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联合(第3页)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此行的目的——沪地,全国印刷机械技术交流研讨会。
这是他向沈默然争取来的“两个月的破冰期”里,最重要的一步。他要找的,是资料,是人才,是哪怕一丝能撬动布朗公司技术壁垒的可能。
……
三天后,某高校破旧的小招待所。
秦浩摊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几天来的收获,字迹潦草却透着亢奋。
“……国产凸版印刷机色组联动精度不足,关键在伺服电机响应速度和机械传动间隙!罗兰机用的是滚珠丝杠加行星减速箱,成本太高。
华东机械厂的老工程师私下提了一嘴,说他们试过用高精度蜗轮蜗杆配合特制消隙弹簧片,效果接近,成本只有五分之一。
材料是关键,需要特种合金钢……”
“……油墨精准供给系统,核心是那个该死的计量泵!布朗的专利壁垒就在泵体结构和压电陶瓷阀。
交大一个研究生偷偷告诉我,他们实验室在仿制小森的同类泵,难点在超精密加工和特种密封材料……
或许可以试试改性聚四氟乙烯?但国内加工水平……”
“……最大的收获!老梁!梁建国!”秦浩在这一行下面重重划了三条线。
“原‘红星’印刷厂技术副厂长!八十年代初主持仿制过岛方秋山四色机!后来厂子改制被私人买了,新老板只认钱,把他挤走了。
现在退休在家,就住在杨浦区!对机械传动和液压系统绝对是行家!脾气倔,但肚子里真有货!”
他兴奋地搓了搓手,几天来的疲惫一扫而空。老梁,就是他此行的最大目标!一个被时代浪潮拍在沙滩上的技术明珠!
他抓起招待所那部老式拨盘电话,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按照记下的号码拨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