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眼明心亮(第2页)

 你与她交好,本宫不反对,这是你个人的事,只要你不耽误本宫的事,难道本宫还能拦着你与人说话不成? 

 本宫可不是皇后那等老气横秋、容不得人的人,就算将来本宫当了皇后,也只会靠雷霆手段,秉公处理事情。” 

 丽嫔在一旁也帮着附和:“你快起来吧,娘娘没怪你。 

 况且昭贵人那人,就连本宫也很是喜欢,不惹事,有才情,关键时候还能撑得住场面。 

 等有机会,也替我引荐引荐,正好我还想要昭贵人画的画作呢。” 

 之后几人又说笑了几句,翊坤宫这边几人便把这事儿暂时放下了。 

 而在寿康宫内,殿内香烟袅袅,太后坐在一旁,慢悠悠地饮着茶水,看着默默抄写佛经的沈眉庄,想着刚才竹溪传来的消息,不禁开口询问道:“眉庄,哀家听闻今日请安的时候,出了些事情?” 

 沈眉庄对此并不感到奇怪,毕竟眼前这位可是太后,整个后宫中真正说一不二的人物。 

 不管太后想不想知道,总会有人主动把消息送上门。 

 更何况太后在这后宫中历经数十年风雨,又有什么事情能逃得过她的眼睛呢? 

 于是,沈眉庄毫无隐瞒,不掺杂任何个人倾向,原原本本地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向太后讲述了一遍 。 

 太后听罢,略一思忖,便猜出这定是华妃所为。 

 华妃看不惯莞贵人受宠,伙同几人一起发难,还故意拿莞贵人与昭贵人作比较,意在挑起

两人争端,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手段虽说粗糙浅显,如今看来却十分奏效。 

 即便只是听沈眉庄描述,太后也不难想象出这莞贵人今日是何等尴尬。 

 太后听完,脸上未显露出明显的态度,反而开口问道: 

 “哀家听闻,你与莞贵人情谊深厚,情同姐妹,可有此事?” 

 沈眉庄一时也摸不透太后这般询问的意图, 

 在太后面前,她也不敢有丝毫隐瞒,于是放下手中的笔,恭敬地回道: 

 “回禀太后,嫔妾年幼时便与莞贵人相识,那时相处得极为亲密。 

 长大后虽分隔两地,但也偶尔会有书信往来。 

 刚入宫那段时日,嫔妾与莞贵人的确交情甚好,只是近来因各自都有事务缠身,联系便不像从前那般频繁紧密了。” 

 太后似是明知故问,接着开口道:“可是因为你时常陪伴在哀家身边,才疏了与她的往来?” 

 太后此番发问,也有意试探沈眉庄。 

 其实,无论沈眉庄如何回答,她心里都有数。 

 毕竟,有嫔妃主动亲近自己,她怎会不把其中的缘由、前因后果打听清楚? 

 她可不想人到暮年,还被小辈利用,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一问,便是要试试沈眉庄的心性。 

 虽说这几日观察下来,这沈眉庄看起来还算是个正首的人,没有那些阴诡的小心思,但太后深知 “人不可貌相” 的道理。 

 她这辈子在康熙的后宫中吃了不少亏,那些坑害她的人,表面上往往都是慈眉善目,开口后也都是慈悲之词,可真到了算计她的时候,却丝毫不留情面。 

 她现在虽己贵为太后,但她还要为乌拉那拉氏家族和老十西活着,绝不能被人利用了,去消磨和那孽障本就不多的母子之情。 

 所以,即便沈眉庄在伺候自己,她也还是会在平日里不经意间对其进行考验一下。 

 沈眉庄微微福身,神色诚恳,不慌不忙地开口说道: 

 “太后明鉴,嫔妾入宫以来,犯下了不少过错,不仅遭了禁足之罚,还被罚抄宫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