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告状(第2页)

 太后一听,瞬间明白了华妃的心思,思绪也飘回到当日殿选之时。 

 那个口齿伶俐的女子,也就是甄嬛,太监两次呼喊,她才装作刚听见般应答。 

 太后作为上届宫斗冠军,在这深宫里摸爬滚打多年,什么样的小心机没见识过?后宫女子那些争宠手段,她更是见怪不怪。甄嬛这小把戏,在太后眼里一清二楚,无非是想借此吸引皇上注意。 

 太后本就对甄嬛心机深沉之举极为反感,再加上这张和柔则相似的脸,更让她瞧不上甄嬛。 

 在太后心中,皇帝对柔则的感情深厚,若甄嬛凭借这张脸获宠,皇上一旦移情且宠爱过度,必定会影响宜修在后宫的威信。 

 宜修身为皇后,掌管后宫诸事,其地位稳固与否,关乎着整个乌拉那拉氏的地位。而且太后深知,后宫若乱,势必会对前朝产生影响,所以她绝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况且听到这里,也己明了华妃此次前来的目的。 

 而她也正好借着华妃今日告知的这个由头出面。 

 只见太后当即脸色一沉,对华妃说道:“如此也太不像话了些,皇帝怎能如此?这个甄嬛,当日殿选时,哀家就瞧出她不是个安分的。 

 合宫觐见时,又出了那般大的纰漏,闹得众人看笑话。她娘家既未给社稷立功,又不像你年家,满门忠心,是皇帝倚重的肱骨之臣。 

 再者,她入宫时日尚短,资历浅薄。可皇上倒好,全然不顾其他人的体面,一门心思独宠她一人。再这么下去,岂不是把她的心思养得愈发张狂?成何体统!” 

 华妃听着太后话里夸赞她年家为肱骨之臣,心里乐开了花,脸上也难掩得意之色。 

 可瞧见太后脸上己然有了明显的怒意,她心里明白,今天来诉说的这事儿,火候己经差不多了。要是再继续添油加醋,万一惹得太后厌烦,可就适得其反了。 

 于是,她忙顺着太后的话附和道:“太后圣明,确实如此啊。皇上如此专宠,于后宫安稳、前朝影响都颇为不利呢。” 

 太后听她这么说,心里明白华妃此举背后的小心思,但也没太多心情再与她周旋。又随意跟华妃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表明:“这件事哀家知道了,过后会找皇帝谈谈,让他注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