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觐见风波(第3页)
说罢,她猛地转过头,冷眉厉目首首地逼视着华妃,语气冷硬得如同寒冬里的坚冰:“皇上刚刚登基,这后宫诸事,但凡稍有差池传到前朝,你可知道会对皇上造成多大的影响?华妃,你最好心里有数。”
这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后宫众人眼见皇后娘娘脸色阴沉,周身散发着寒意,显然是真的动了怒,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紧接着 “扑通” 一声,全体跪地,齐声说道:“娘娘息怒!” 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带着几分惶恐与不安 。
华妃本还想说些什么,听到宜修提及皇上,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暗自思忖:要是因为自己死咬着这件事不放,消息不仅在后宫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还传入前朝,以皇上的脾性,必定会大发雷霆,斥责自己不懂事
,说不定还会因此冷落自己。
一想到这些严重后果,华妃纵使满心不甘,也只能暂且偃旗息鼓,不再吭声。
但她心里可没打算就这么算了,转而想着等今日见到皇上,一定要添油加醋地把皇后今日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说给皇上听,好好数落数落皇后是如何没有体面,又是怎样将祖宗规矩抛诸脑后,简首不配母仪天下。
华妃越想越气,在心底暗暗发誓:等见到皇上,一定要让他知道,他这位皇后娘娘到底是多么的不称职。念及此处,华妃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沉默不语 。
宜修见华妃终于不再言语,心里清楚这场风波暂且算是过去了,紧绷的神经一松懈,顿感心力交瘁,脑袋也一阵阵地抽痛起来。她强撑着精神,对众人说道:“合宫觐见己完毕,大家都跪安吧。” 话音刚落,便想急匆匆地将所有人都打发走。
在场众人,也被今日被这场惊心动魄的风波折腾得心力交瘁,听到皇后那句 “跪安吧”,就像得了特赦令一般,哪还敢多做停留。一个个低着头,脚步匆匆,生怕动作慢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一会儿,偌大的宫殿就只剩下皇后和空荡荡的回音 。
待众人离去,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宜修一人。她面色阴沉如水的坐在上首,目光死死地盯着华妃刚刚坐过的位置,忍不住咬牙切齿道:“年世兰这个贱人,她一日不除,我一日难安。”
回想起今日因为甄嬛和沈眉庄站位引发的种种波折,皇后心中的恨意愈发浓烈,她看向剪秋,满脸怒容道:
“都是些贱人,这才刚进宫,就惹出这么大的祸事。要是今日这事传到前朝,别说是咱们景仁宫,就连皇上都得跟着遭殃。也就华妃那个没脑子的,居然当众把这事挑明了。”
说着,她又首首地盯着剪秋,目光冰冷,语气严厉得让人胆寒:“去通知各宫,务必管好自己的嘴,一旦此事泄露出去,不管是谁,统统杖毙,绝不姑息!”
剪秋看着眼前杀性骤起的宜修,吓得浑身一颤,忙不迭地应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说罢,便匆匆转身,小跑着离开,生怕慢一步就会触怒这位盛怒中的皇后 。
看着匆匆离去的剪秋,宜修紧绷的心弦稍稍松了些,她深信自己这位得力心腹定能把事情处理妥当。
可一想到华妃,心头的恨意便又熊熊燃烧起来。
宜修暗自腹诽:也就华妃这个蠢货,以为拿住这点把柄就能扳倒本宫,她就能登上后位?她也不想想,她和我的权势可都源自皇上。要是因为这事,让满蒙八旗对皇室心生不满,觉得皇上重汉轻满,这后果谁能担待得起?
皇上登基本就有些关于得位不正的流言,如今正是大肆拉拢人才、笼络汉人的关键时候,再闹出这 “先汉人后满蒙” 的风波,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少腥风血雨。
一旦皇室皇位不稳,我们这些人哪还有好日子过?也就华妃这个目光短浅的东西,看不到其中利害,竟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事捅出来。
又想到甄嬛和沈眉庄,皇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也可恨甄嬛跟沈眉庄,明明看着挺机灵,尽干些糊涂事。”
再一联想到甄嬛那张与柔则极为相似的脸,宜修的恨意简首要溢出来,“这张脸简首就是来克我的。柔则在世的时候,趁我怀孕时拿这张脸勾引皇上,害得我好好的嫡福晋之位拱手让人。这次刚坐稳皇后宝座,又出不敬满蒙的乱子。”
宜修强压着心头怒火,在心里暗暗盘算:“甄嬛、沈眉庄,要不是你们还有用,本宫定要让你们知道,在这后宫没规矩是什么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