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老书记的顾虑(第3页)

 而有好多姓氏是清末民国时期,因为战乱逃荒到这里的,建国后逐渐定居下来,成了西关村的村民。 

 韩家就是民国时期从外地逃荒到这里,所以到韩强这里也只有几代人。 

 韩强是刘潘江从小看着长大的,人很精灵,很会讨人喜欢。 

 西关市场办起来后,刘潘江就安排韩强在市场做管理员。 

 韩强头脑灵活,人也聪明,把市场管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西关市场的发展,韩强也起到很大作用。 

 因此也赢得了刘潘江的信任和村民们的赞誉,刘潘江把他提拔进村委会,后来又做了村主任。 

 随着地位的变化,韩强也变得膨胀起来,越来越不满足得到的这一切,心中有了取代刘潘江的想法。 

 西关大市场是块大肥肉,益北市好多人都盯着。 

 董文财担任了益北镇党委书记后,主动找到韩强,提出帮他坐上村支书的位子,但是必须把市场的份额给他一半。 

 一半的份额就是一千多万。 

 韩强知道董文才这是狮子大开口,但是村支书的诱惑力太大,坐上支书的位子后,他捞的也更多。 

 但是韩强了解刘潘江在西关村的威信,要把他弄下来不是件容易事。 

 董文才给韩强出了一个主意,不仅让刘潘江主动辞职,而且还要保证他以后不能插手西关大市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