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苏厂长的困局
第一百二十九章 苏厂长的困局
大部分设备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空气中飘浮着棉絮和机油混合的气味。
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机器处于停机状态,有的甚至已经生锈。
“这些设备……”
“早就该淘汰了。”苏琳苦笑,“但每次我提出技改方案,都被班子会否决。理由是‘老工人用惯了,新设备学不会’。”
柳青走近一台织布机,摸了摸上面的铁锈:“工人工资按时发吗?”
“基本工资能保证,但奖金已经拖欠三个月了。”苏琳的声音带着愧疚,“厂里资金链紧张,我本想通过改革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
正说着,车间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材魁梧的老工人带着十几个人闯了进来。
“苏厂长,你躲在这儿呢!”老工人嗓门洪亮,“这位就是省里来的"专家"?”他上下打量着柳青,眼中充满敌意。
柳青认出了他——张师傅,省劳模,照片挂在厂荣誉室里。
“张师傅,这位是红星厂柳厂长,省里请他来……”苏琳试图解释。
“知道!"改革能手"嘛!”张师傅冷笑,“就是你们这些人,整天想着把国企搞垮,好让私人老板捡便宜!”
他身后的工人们发出附和声,有人甚至喊出“打倒卖国贼”的口号。
柳青不慌不忙,走向最近的一台织布机:“张师傅,这台机器您用了多少年了?”
“三十八年!”老工人骄傲地说,“我从学徒就在这台机器上干活!”
“保养得真好。”柳青真诚地赞叹,手指抚过机器上一处磨损的零件,“但这个送料齿轮快不行了,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布料质量。”
张师傅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柳青这么懂行:“你,你也懂纺织机?”
“略懂一二。”柳青谦虚地说,随即指出几处设备问题,都是老工人最关心的痛点,“如果这些关键部件不更换,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增加废品率。”
工人们面面相觑,敌意稍减。
张师傅的态度也软化了:“说得容易,厂里哪有钱换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