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自主权抢夺(第3页)

 就在形势看似好转时,一封加急电报送到柳青手中——全国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突然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制定联合收割机安全新标准。 

 而提案方正是克劳斯公司,内容明显针对红星厂的技术路线。 

 “这是釜底抽薪啊!”刘大山看着电报,急得直搓手,“要是新标准通过,我们的产品就直接变不合格了!” 

 柳青却笑了:“来得正好。正愁没机会当面揭穿他们呢。” 

 标准审定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 

 柳青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一进门就感受到异样的气氛——会场前排坐满了外国面孔,而国内企业代表被安排在角落。 

 主持会议的是标委会秘书长邵伟,一个油光满面的中年男子。 

 他简单开场后,立刻请克劳斯公司的技术代表发言。 

 德国工程师马克走到投影前,用蹩脚的中文说:“根据我们的研究,目前市场上某些小型联合收割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故意看了眼柳青,“特别是采用非传统液压系统的设计……” 

 柳青安静地听着对方的“技术分析”,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这些论点他太熟悉了——前世正是类似的标准壁垒,让许多农机企业被迫放弃自主创新,沦为外资代工厂。 

 “基于上述风险,我们建议新标准增加以下条款……”马克切换到一张密密麻麻的技术要求表格,其中几项明显针对红星厂的设计。 

 邵伟立刻接话:“克劳斯公司的建议很有建设性。下面我们举手表决……” 

 “等一下。”柳青突然举手,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作为直接受影响的企业代表,我是否有权提出技术质询?” 

 邵伟皱了皱眉:“按规定,可以。但请简短。” 

 柳青不慌不忙地走到投影前,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上系统:“首先,感谢克劳斯公司对我们产品的"关心"。” 

 他调出一组数据,“不过,我想请教马克先生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