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创新革新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创新革新 

 柳青抬手示意安静:“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自主研发。通知只说要"严格控制",没说禁止。只要我们的设计足够创新,就有机会获得特批。” 

 “可是厂长,”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推了推眼镜,“联合收割机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我们完全没有经验啊。” 

 柳青嘴角微扬。 

 这正是他等待的时机。 

 拿起粉笔,他在黑板上流畅地画出一套液压回路图,然后又写下几行控制算法。 

 “这是我设计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能实现割台高度自动调节。”柳青的讲解专业而深 入,完全不像个半路出家的厂长,“这个算法可以优化行走速度与脱粒滚筒转速的匹配关系……” 

 技术员们的眼睛越瞪越大。 

 王德发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碎瓷片四溅。 

 “厂长,你……你什么时候懂这些了?”刘大山结结巴巴地问。 

 柳青早有准备:“在柳家沟时,我每晚都自学农机理论。后来认识农机部的专家,又请教了不少。” 

 这个解释勉强说得通,毕竟没人知道他每晚“自学”的内容来自未来二十年的阅读积累。 

 会议持续到深夜。 

 散会后,柳青独自留在办公室,拨通了程主任的电话。 

 “程老,农机部那个通知……”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程主任的声音透着疲惫,“部里确实有争议。有人主张重点扶持合资企业,认为国内技术太落后。” 

 柳青握紧话筒:“那我们的联合收割机项目……” 

 “别停!”程主任斩钉截铁,“我正在联系几位老专家组成顾问团,下周就去你们厂实地考察。只要技术上站得住脚,政策我来想办法!” 

 挂断电话,柳青长舒一口气。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厂区。 

 车间的灯还亮着,刘大山带着几个骨干在加班调试设备。 

 这一刻,柳青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不仅要让红星厂活下去,更要让它成为引领农机技术变革的标杆! 

 第二天一早,柳青刚到办公室,张建国就慌慌张张地跑来:“厂长,郑厅长又来了!还带了几个人,说是要"例行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