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完成承诺(第3页)
与此同时,柳青亲自带队,日夜抢修关键设备。
一周后,第一笔回款到账——十八万七千元。
柳青立即拨出十万元,补发了工人部分拖欠工资,剩下的全部投入最急迫的设备维修。
发薪日那天,厂里像过节一样。
工人们领到钱,脸上的阴霾终于散去了些。
刘大山带着锻压车间的工人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做主的好厂长”。
但柳青清楚,这只是开始。
要真正挽救红星厂,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周末,柳青在办公室熬了个通宵,完成了《红星机械厂改革方案》。
核心内容包括:淘汰落后产能,转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推行绩效工资,打破大锅饭;精简行政机构,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引入新技术,开发拳头产品。
周一领导 班子例会上,这份方案引发了激烈争论。
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干部几乎当场打起来。
“这是要毁掉红星厂几十年传统!”人事科长怒吼。
“不改革才是真正毁掉红星厂!”技术科长拍案而起。
马国强最后发言,语气阴冷:“柳厂长,您别忘了,红星厂是省属国企。您这套‘市场化改革’,上头同意了吗?”
这正是柳青的软肋。
他的调令虽然来自省里,但具体改革措施确实需要上级批准。
而马国强在省工业厅有深厚人脉。
会议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张建国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柳厂长,省里……省里来人了!工业厅王副厅长带队,已经到了大门口!”
会议室瞬间安静。
马国强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而支持改革的干部们则面色惨白。
柳青整理了一下衣领,平静地站起身:“正好,请领导们看看我们的改革方案。”
厂区主道上,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
柳青带着领导 班子迎上去,心跳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