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去省城赴任厂长(第2页)

 “柳厂长,您可真有胆量。”车子启动后,张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刘大山是厂里的刺头,连老厂长都让他三分。” 

 柳青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景象:“厂里现在什么情况?” 

 张建国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一团乱麻。生产基本停滞,账上没钱,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库存,工人已经三个月没发全薪了。” 

 他压低声音,“最麻烦的是,厂领导 班子分成两派,以马副厂长为首的一派反对改革,认为应该维持计划经济的老路子。” 

 柳青点点头,没有立即回应。 

 车子驶入厂区大门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占地近千亩的厂区内,高大的厂房鳞次栉比,但许多窗户玻璃破碎,外墙斑驳,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办公楼前,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站成一排,脸上表情各异。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男子,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微笑。 

 “那是马国强副厂长,”张建国小声介绍,“在厂里工作了三十年,本来以为老厂长退休后能接班的……” 

 柳青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领,推开车门。 

 改革的第一战,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红星机械厂的厂长办公室宽敞却陈旧。 

 褪色的红地毯,掉漆的办公桌,墙上还挂着十几年前的奖状和锦旗。 

 柳青坐在真皮转椅上——这是办公室里唯一看起来值点钱的家具——翻看着张建国送来的厂况报告。 

 门突然被推开,马副厂长不请自来,一屁股坐在对面的访客椅上。 

 “柳厂长,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啊,刚到就加班。”马国强笑容可掬,眼角的皱纹里却藏着锋芒,“怎么样,看完我们厂的‘光辉历史’了?” 

 柳青合上文件:“马厂长,我正想找您聊聊。厂里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 

 “资金!”马国强一拍大腿,“只要省里拨个五百万流动资金,我们立刻就能恢复生产。那些说什么改革啊、转型啊的都是外行话!红星厂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