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新年新气象(第2页)
柳青蹲在窑口测温孔前,手里捏着李教授寄来的新图纸——那是苏联专家改良的蜂蜡恒温槽设计图,纸角还粘着哈尔滨的邮戳。
"青娃子!"吴村长踩着泥浆冲过来,老棉鞋底在冰面上直打滑,"县里来电话,说咱的砖窑要当典型上《新闻联播》!"
柳青还没来得及起身,村口突然炸响引擎轰鸣。
三辆挂着省城牌照的吉普车碾过碎石滩,车头插着的红旗猎猎作响。
陈永年推开车门,意大利皮鞋踩在泥水里吱呀作响:"柳生,东京的客商看了宣传片,要预定你们其他的药材,除了金银花你们还计划种什么?我好和他们谈谈条款!"
柳青眼神一亮,迅速在脑海中盘算着村里的种植计划:“我们打算扩大药材种植规模,除了金银花,还有黄芪、当归等常用中药材。另外,我们也计划引进一些珍稀药材,比如灵芝、天麻,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陈永年点头表示赞许:“很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高,你们的种植计划很有前瞻性。我会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客商,争取为你们争取到更好的合作条件。”
说着,他转身指向随行的一位中年男子:“这位是新加坡中药研究所的张研究员,他对中药材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次特地来帮你们把把关。”
张研究员微笑着上前,与柳青握手:“早就听说你们村在中药材种植上很有特色,这次能亲自来看看,我也很期待。”
柳青感激地点头:“太感谢了,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种植药材就更有底气了。”
一行人边谈边走,来到了晒谷场西头的砖窑前
。柳青指着正在忙碌的村民们:“你看,这就是我们村的砖窑,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住房问题,还成了我们村的一大经济支柱。”
张研究员仔细观察着砖窑的结构和运作流程,不时点头称赞:“这种土法空心砖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保暖隔热效果好,很适合在农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