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群星归位之时(一)

 在“小潘家园”一首逛完夜市,众人回到民宿的时候己经很累了,基本都是倒头就睡,但洛书决定熬个大夜——既然无论如何晚睡,都会在第二天日出时恢复精力,那么睡觉简首就是浪费时间。免费看书就搜:有书楼  

 这套民宿是科幻主题的,房东还赶潮流地往里面加了一点克苏鲁元素,在客厅的书架上收藏了《巴比伦星表》《西体液说》之类的克学著作,甚至在用玻璃穹顶封闭的阳台上装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当然,只是个人观星者兴趣爱好版,也就能看看距离较近的亮星。 

 什么,你问观星和克学有什么关系? 

 “克苏鲁”概念的提出,正是起源于占星;最早的克学著作之一,就是公元前7世纪的楔形文字陶瓷匾:《巴比伦星表》。 

 事实上,《巴比伦星表》本身没有提出任何克学概念,只是标记了八百颗恒星,其精确性达到惊人的水平,甚至包括对这些恒星的长期观测记录。 

 就是从这些精确标注的、长期的观测记录中,天文学家们看出了堪称克苏鲁恐怖的现象:这八百多颗恒星的相对位置,同今天相比,有着微妙的不同7。 

 注7:《巴比伦星表》是真实存在的,但所谓“相对位置不同”则纯属杜撰,仅存在于克苏鲁平行宇宙(当然,《西体液说》也不是克苏鲁著作,但确实很克)。 

 你问这件事情克苏鲁在哪里? 

 恒星之所以叫做“恒星”,就是因为它们在星图上面,是不会移动的。现代天文学当然知道恒星是移动的,但除了太阳,它们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以至于这种移动非常微小,根本不可能被古人观测到。 

 如果说《巴比伦星表》与今日星图的微小区别,还可以认为是古巴比伦人的测绘错误,那么在周朝同时期出土青铜盘上,所绘“三垣二十八宿星图”,也与古巴比伦人的测绘一一对应8,就实在说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