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春天(十八)(第3页)

 不知道——但这就是工程的真谛。 

 事实上,历史中的切尔诺兹克事件,就是试图测试这只涡轮机造成的。原本的历史上并未发生设想中的恐袭,但无论如何,一切似乎都会再次回归原点。 

 一切的抉择其实都是十几秒之内做出的,甚至每个人说话的语速都非常快,但事后回忆起这煎熬的一刻时,又觉得时间非常缓慢,十几秒如同半生。 

 切尔诺兹克核电站总共西套反应堆,这些抉择要在每一套机组中做出。而在这个接近凌晨的时刻,大部分操作员都被白天的审查闹得鸡飞狗跳,不是超时在岗,就是换班正换到一半——前者累得头晕,后者刚刚上手就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决策。 

 娜塔莉亚:“要不要降低功率?” 

 安东:“不降。” 

 这是血的教训:插入控制棒的瞬间,石墨部分先接触反应堆,短时间内对功率的抬升多于下降。 

 在洛书的操作下,所有班组都做出了同样的决策,无论他们是在岗十几个小时后睡眼惺忪,还是刚刚换班接手不到一分钟,柴油机启动,涡轮机启动,没有人贸然插入控制棒,如同4号反应堆的复制。 

 管道中的残留蒸汽送入涡轮机,转子开始加速。但现在的速度还不能够发电,冷却水只能靠惯性继续供给。供水在降低,反应堆核心温度在升高,功率开始抬升。 

 迪亚特洛夫额头沁出汗水:“如果我们在断电前降低功率……” 

 这句话很古怪,因为纯属马后炮,但安东明白他的意思是让邪神把时间倒回去,以便提前做一些准备。 

 安东冷静地否决了这个提议:“那样的话,断电的时间也会改变,而反应堆绝不能在低功率下长时间运行。” 

 这也是血的教训:rBmk在低功率下是不稳定的,而紧急停堆系统因为石墨的bug,几乎等同于自爆系统,这种情况下,他们相当于驾驶一辆既不能刹也不能长时间挂挡的汽车——等待“可能到来的断电”的过程,本身就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