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个苏维埃遗民的故事(第2页)
大学毕业证,就读于列宁格勒工程物理学院,专业为无线电设备结构与生产。
苏维埃储备军官证,被切尔诺兹克,普布利亚市兵役局征召,军衔是工程少尉,征召时间是1985年9月30日,从此开始服役于苏维埃武装力量。
这就是全部的证件了——所有的证件都己经过期,如果齐姆·伊里奇·贝利亚还是一个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人,在苏维埃解体后,他至少应该更换护照,但这里没有新护照。
洛书觉得自己可能猜到了原因:在齐姆被征召前往切尔诺兹克服役期间(具体任务很可能就是保护核设施),发生了核泄漏事故,作为现役军官,难免要身先士卒,于是在无论核辐射还是混沌泄露的影响中首当其冲。
在屋子里继续搜索,没有找到“日记”之类的东西,但洛书翻出了很多小纸条,如法炮制地拍照机翻,勉强也能读个七七八八:
“维克多不见了。14区现在没有人守,你可以紧急顶上吗?”
从看到那些猎枪,而家里却不见什么动物皮毛,洛书就首觉那不是用来打猎的。现在这想法得到了一定的验证——齐姆承担着某种战斗任务。
问题是,敌人是谁?
“不见了”又是指什么——坠入了亚空间吗?
“我把他杀了。我不确定那是不是维克多。”
这句话传递出一种不祥的意味:“不见了”的人,会变成敌人吗?
洛书又想起白牙岛上嘶吼的怪物——像齐姆这样的人,如果“硬化程度”达到某一个临界点,以至于失去了人类的理智,是不是就会变成纯粹的怪物?
他们与之战斗的,就是己经变成怪物的昔日同伴吗?
“伏特加喝完了,新货什么时候能到?”
“这么快?你的‘硬化’又加速了?”
这两句话写在同一张纸条上,显然是对话,但洛书反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伏特加”和“硬化”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些人靠喝烈酒来减缓“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