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蜀钢1998(三)

 根据影印的安全记录本,姜红9月8日早7点到岗,在例行检查仪表时,发现4号炉压力异常波动。首发免费看书搜:有书楼 7点半,王庆功到岗,开始检修。 

 经过不停炉检修,王庆功发现炉壁部分区域受压不均,存在安全隐患,于上午10点上报紧急停炉。而就在停炉准备过程中,炉壁出现裂缝,铁水外流,造成操作员刘百强当场身亡,班组另外11人被气浪冲击烫伤。 

 从记录来看,一切都符合安全操作规范,几乎不存在人为责任,一定要说的话,就是问题发现得晚了一点——首先在5月份年度检修时就应该将4号炉报废处理;其次,4号炉的炉压异常,应该是凌晨就出现的。 

 但那个计算机都还没有广泛使用的年代,缺乏完整的安全监控软件,虽然设有安全员,但主要职责是监督操作工人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还未设有三班倒、24小时监控数据的专职岗位——这一职责一般由值班人员顺便担任。 

 4号炉压力虽然有所波动,但并没有超过红线,加之这些高炉己经稳定运行十多年了,值班人员未必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7点半打卡上班,姜红7点到岗,己经很敬业了。洛书倒是可以想办法换夜班,提前示警,但多半也无法阻止事故——紧急停炉过程中的温度骤降,很可能恰恰是出现裂缝、铁水外流的首接原因。 

 所以一旦停炉,就会发生事故;但不停炉,也只是延缓发作,迟早还得出事。 

 什么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但这也不是说洛书就束手无策了:打开思路,她的目的不是要阻止事故本身,而是改变精神病院三人组的人生轨迹。 

 姜红很可能是被刘百强身亡和下岗的双重压力压垮,而刘旺年、王大麟的精神问题与家庭的巨变很可能也脱不了关系,所以洛书真正需要阻止的,是伤亡和下岗——而这两件事可能是同一件。 

 安宁教授提过,蜀钢因为规模较小,精兵简政的压力并不大,原本是采取轮岗制的;但华夏一向安全大于生产,一旦出现人员伤亡,那就是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