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鲁班书》下卷(第3页)

 譬如刘旺年研习的就是“炼神篇·其三”,“二西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为中央”,而相应的“炼神仪式”用现代数学的眼光来看,是一系列的数列计算,包括等差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称每日练习,坚持数年,便有“耳聪目明,手疾颖悟”之奇效。 

 洛书仍然怀疑怕不是在驴她:你就是拉一个人去卖上几年的菜,也能练成心算大师好吧! 

 首到她翻到“占卜篇·其一”,讲的是如何预测未来。 首先,占卜者须确定,要预测的是多远的未来——仅能预测有生之年发生的事,看不到死后。确定好后,点燃艾草,于宣纸上写九宫算之符文,诚心求问,如神灵回应,便会留下提示。 

 重要的是,在将来,到了被预测的那个时间节点,务必要还愿,再重复一次以上仪式,否则便会遭到窥探天机的反噬。 

 洛书看到这里目瞪口呆,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离谱而又合理的想法:这套鬼东西,该不会是我用来忽悠人的吧? 

 想想看,我只要找一个傻乎乎的信徒,教人在现在、未来两个世界节点上写符文召唤我,就等于在时间的河流中留下了两个锚点。我先降临到未来,看看这人的生活状态,再回到过去,留下提示:你将来流浪街头/住大房子…… 

 这不就忽悠大成功吗! 

 虽然洛书完全没有写过这种传销玩意儿的记忆,但是按照她的“锚点论”,如果古往今来,每一个研究过“九宫算”的人都是她潜在的锚点——这些人并不仅仅存在于珠算诞生以前的时空——那么未来的洛书就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过去的你或许是未来的你,你像一个漂浮在时间长河中的幽灵,自己都追不上自己的足迹。 

 第一次,洛书对神的身份产生了些许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