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救人

    听到这话,阿萦面上不动声色,心下一惊。
 




    兄长不知在何处,刺史派人去,他那不知,可如何是好?
 




    就在她心思百转间,一道声音从门外传来,“多谢刺史大人好意,我已好些了。”
 




    阿萦望过去,只见萧晏逆光从容地走到宴席间,作揖。
 




    她的心一下落到肚子里。
 




    这人……刺史有些恍惚,这样的身姿,却有这样平庸的一张脸,有些违和。
 




    阿萦注意到他的目光,忙道:“家兄虽瞧着健硕,却患有怪疾,每每坐马车便上吐下泻,方才来时让他有些不适。”
 




    闻言,周围人都向站在中间的青年投去异样的眼光。
 




    刺史也转移了注意力,用戏谑的眼光打量着这人。
 




    萧晏面色如常地应下,只是落坐时,面色紧绷,显露出他的不自在。
 




    “兄长,如何?”阿萦借着敬酒的功夫靠近他,低声问。
 




    方才他们宴饮的时间已有半个时辰,也不知他查到什么了没有。
 




    他轻声回道:“有些收获。”
 




    方才他借如厕之名将这官署给探了一遍,这里明面上没有什么问题,但他却发觉州牧的案上落了灰,那间房像是许久无人去了。
 




    州牧不在府衙,还能在哪?
 




    联想到州牧府中重重的机关,这扬州的大权是否还在他与刺史的手中,还未可知。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上首的刺史,他是阿耶打天下时随行的谋士,还算可信,如今满面红光,不像受人所制、身陷囹圄。
 




    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州牧身上。
 




    宴罢,阿萦辞了柳雪亭的邀约,随萧晏沿着仪杨河走了一段路。
 




    仪扬河中,荷花亭亭,河畔杨柳青青,不少船只停在河边,上头站着船夫,做着拉人游览的生意。他们租了一个船只,自个拿着桨,随波逐流。
 




    萧晏将他的发现凝练着讲与阿萦听。
 




    “你是说,州牧可能有问题?”听萧晏这样说,阿萦隐隐感觉到这件事的不凡,似乎不像萧晏说的那样简单。
 




    “不错。”萧晏肯定,但他不愿说太多。
 




    事关重大,他也不愿将她牵扯进来。
 




    阿萦也察觉到他的意图,她没有再多说,只道:“我不知兄长此事重要性,但若有用到阿萦的地方,阿萦绝不会推辞。”
 




    眼见面前的青年陷入沉思,她又道:“若兄长要调查州牧,不妨将刺史一并查过,一州两位主官互相牵制,刺史不会发现不了半分异常。我瞧着刺史是个爱女的人,孙娘子便是他的软肋。有软肋便有可攻之处。”
 




    这话点到了实处,像是一缕风,吹开了萧晏心头迷雾。
 




    “你说得对,我知道从何处着手了。”他的眼神从荷花上移开,落到对面人身上。
 




    是他一叶障目了,州牧若有动作,最先知道的一定是刺史。
 




    她观人于微,他竟没有她想得清楚。
 




    阿萦没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灼热了些,只是从水面拾起一瓣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