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女郎御弦无声
1. 除夕夜
在长平侯府的人来接阿萦前,阿萦都快忘了自己的姓氏。
她与阿娘一起住在南朝北方的一个边城里,这里汉族与外族人民杂居。
她人小,又生得可怜,还带着个不说话的鲜卑族阿娘,邻里多有照拂。
她常向丁麦家的阿翁卖乖,哄得他带她去外头打猎。久而久之,她也练就了一手好射艺,足够她的阿娘的日常所需。
她就这样自立于天地间,仿佛早已忘了自己出自何处。
一晃便是五年,五年,足够忘记一切仇怨与爱恨。
长平侯府的马车到达这个小镇的那日,镇里的许多人都在街道旁围观,镶着宝石、以紫檀木做底的马车在这个镇上简直是稀罕物,没人不为它惊叹。
阿萦却偏不。
她老远就见着马车上挂着写着“赵”字的灯笼,看到马车慢悠悠地停到自家巷口。
她逃避了,拿上了弓箭,一头扎进了丁麦阿翁最初带她去的那片林子。
她打了四只兔子一只鸡,直到日暮才慢吞吞地走回家。
一推开门,果然,这个狭小简陋的屋子里被不属于这里的东西填得满满当当。
她的阿娘平淡地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她原先常坐的位置被一个的女人占据,她梳着精致的发髻,穿着鹅黄色精致的罗衫,拿着精致的瓷杯喝茶。听着进屋的动静,她只抬眸一瞥又垂下眼眸,速度极快。
但阿萦一贯细心,她看到了她眼中的轻视与傲慢。
那个眼神像蛇一样缠上阿萦,让她忽然有些局促。为自己的葛布衣衫,为这个破败狭小的屋子。
这个女人一直不说话,阿萦也不知所措。明明是她的屋子,在这一刻,仿若已经变成了这个女人的。
当然,她也看不上。
不知过了多久,女人杯中的茶水见底,她向她招了招手,启唇,涂了口脂的唇红得吓人,“阿萦是吧?在外面这么多年也受苦了,还记得二婶么?天可怜见,瘦成这样。”
她的身子被这个女人摆弄着,但她分明感觉到她小心翼翼地触碰着,生怕增大了一点接触面。
她一贯伶牙俐齿的嘴忽然无话可说,只在她说“瘦成这样”的时候在心底腹诽:这是日夜习武的痕迹。
后面的事情理所当然,她与阿娘被带到了建康——一座街道密集、草木池塘都很多的都市。
眨眼间便到了除夕,南朝的除夕讲究迎神祭祖,团圆饭必不可少。
长平侯府中亦是如此。
大雪从天明一直下,府中忙碌到未时才将菜色备齐。天色将暗,侯爷一行人将返,管事才差人去请大房二房的女郎们入席。
与派往二房的仆妇不同的是,派往大房的仆妇接过这活,穿过檐廊时还不住地嘀咕,直到见着大房的院檐才停下。
“这大爷云游,夫人成日关在房间里,自来建康就没见她出现过……唯一的一个女郎也是个不起眼的,京都近期举行的宴会都没见着邀请她。
也是,封了爵的不过是她二伯,与她何干。”
-
“女郎,前院来人请。说是团圆饭要开席了。”宜明从外头撩起帘子进屋,带着些许寒气,只恭敬地站在赵萦三尺开外。不过十岁,但举止派头看着已很有些大人样子了。
赵萦握着手中的书卷,将宜明上下打量了一番,没说话。
一旁的季氏抢先开口了,“女郎的院门到屋子不过几步路,她们竟连这几步路也不愿多走?”
宜明立在屋子中央,只抬头望了望女郎的神色,见她不动声色,又道,“只怕是前院事忙,人手不够罢。”
季氏只用眼神剐了她一眼,“你这丫头也是好性。怕就怕不是人手不够,而是欺大房无人。且看那处,现在定是人满为患了。”
她越说越不忿。
她是大爷的乳母,如今大爷云游,她自觉应为大爷守着大房。赵家几代习武,一心追随陛下,从前说着行军征战安置家属,女郎却不知是何缘故流落在外,吃尽苦头。
如今陛下平定天下,二房刚被封了侯,这府中仆役就不将她放在眼底了,这日后岂不是更难了?
“阿姆慎言。”赵萦起身走到窗前,捏着书卷的手愈发紧了。
外头的树被雪压着,不堪重负。鸟飞过,抖落白茫茫,露出一片绿色。
这般景象,她在漠北从未见过。那里只有黄沙,枯木。
风刮在脸上,生疼。
从漠北走回这里,从贫瘠走回繁华,从战乱的年岁走到和平之年,她花了数年的时间。
按理说,如今有吃有穿,天下太平便是最好的。
她与阿娘一起住在南朝北方的一个边城里,这里汉族与外族人民杂居。
她人小,又生得可怜,还带着个不说话的鲜卑族阿娘,邻里多有照拂。
她常向丁麦家的阿翁卖乖,哄得他带她去外头打猎。久而久之,她也练就了一手好射艺,足够她的阿娘的日常所需。
她就这样自立于天地间,仿佛早已忘了自己出自何处。
一晃便是五年,五年,足够忘记一切仇怨与爱恨。
长平侯府的马车到达这个小镇的那日,镇里的许多人都在街道旁围观,镶着宝石、以紫檀木做底的马车在这个镇上简直是稀罕物,没人不为它惊叹。
阿萦却偏不。
她老远就见着马车上挂着写着“赵”字的灯笼,看到马车慢悠悠地停到自家巷口。
她逃避了,拿上了弓箭,一头扎进了丁麦阿翁最初带她去的那片林子。
她打了四只兔子一只鸡,直到日暮才慢吞吞地走回家。
一推开门,果然,这个狭小简陋的屋子里被不属于这里的东西填得满满当当。
她的阿娘平淡地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她原先常坐的位置被一个的女人占据,她梳着精致的发髻,穿着鹅黄色精致的罗衫,拿着精致的瓷杯喝茶。听着进屋的动静,她只抬眸一瞥又垂下眼眸,速度极快。
但阿萦一贯细心,她看到了她眼中的轻视与傲慢。
那个眼神像蛇一样缠上阿萦,让她忽然有些局促。为自己的葛布衣衫,为这个破败狭小的屋子。
这个女人一直不说话,阿萦也不知所措。明明是她的屋子,在这一刻,仿若已经变成了这个女人的。
当然,她也看不上。
不知过了多久,女人杯中的茶水见底,她向她招了招手,启唇,涂了口脂的唇红得吓人,“阿萦是吧?在外面这么多年也受苦了,还记得二婶么?天可怜见,瘦成这样。”
她的身子被这个女人摆弄着,但她分明感觉到她小心翼翼地触碰着,生怕增大了一点接触面。
她一贯伶牙俐齿的嘴忽然无话可说,只在她说“瘦成这样”的时候在心底腹诽:这是日夜习武的痕迹。
后面的事情理所当然,她与阿娘被带到了建康——一座街道密集、草木池塘都很多的都市。
眨眼间便到了除夕,南朝的除夕讲究迎神祭祖,团圆饭必不可少。
长平侯府中亦是如此。
大雪从天明一直下,府中忙碌到未时才将菜色备齐。天色将暗,侯爷一行人将返,管事才差人去请大房二房的女郎们入席。
与派往二房的仆妇不同的是,派往大房的仆妇接过这活,穿过檐廊时还不住地嘀咕,直到见着大房的院檐才停下。
“这大爷云游,夫人成日关在房间里,自来建康就没见她出现过……唯一的一个女郎也是个不起眼的,京都近期举行的宴会都没见着邀请她。
也是,封了爵的不过是她二伯,与她何干。”
-
“女郎,前院来人请。说是团圆饭要开席了。”宜明从外头撩起帘子进屋,带着些许寒气,只恭敬地站在赵萦三尺开外。不过十岁,但举止派头看着已很有些大人样子了。
赵萦握着手中的书卷,将宜明上下打量了一番,没说话。
一旁的季氏抢先开口了,“女郎的院门到屋子不过几步路,她们竟连这几步路也不愿多走?”
宜明立在屋子中央,只抬头望了望女郎的神色,见她不动声色,又道,“只怕是前院事忙,人手不够罢。”
季氏只用眼神剐了她一眼,“你这丫头也是好性。怕就怕不是人手不够,而是欺大房无人。且看那处,现在定是人满为患了。”
她越说越不忿。
她是大爷的乳母,如今大爷云游,她自觉应为大爷守着大房。赵家几代习武,一心追随陛下,从前说着行军征战安置家属,女郎却不知是何缘故流落在外,吃尽苦头。
如今陛下平定天下,二房刚被封了侯,这府中仆役就不将她放在眼底了,这日后岂不是更难了?
“阿姆慎言。”赵萦起身走到窗前,捏着书卷的手愈发紧了。
外头的树被雪压着,不堪重负。鸟飞过,抖落白茫茫,露出一片绿色。
这般景象,她在漠北从未见过。那里只有黄沙,枯木。
风刮在脸上,生疼。
从漠北走回这里,从贫瘠走回繁华,从战乱的年岁走到和平之年,她花了数年的时间。
按理说,如今有吃有穿,天下太平便是最好的。